中国汽车产业应该有定力和自信
4、技术实力较弱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短板。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汽车产业还缺乏核心开发能力。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后发国家先开放市场进口,再由简单制造逐渐升级,最终形 成核心竞争力是普遍规律。中国汽车产业也正在循此规律发展。我们既要肯定迄今为止在形成制造能力方面的成绩,更要看到今后形成产品开发能力和核心技术研究 能力的艰巨任务。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民用制造产业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发展是普遍现象。家电、机床、农机、工程机械、铁道等行业都或多或少地依赖外国高端装备和核心技 术,只是程度不同。汽车产业只是由于技术密集,技术难度和综合程度较高,依赖性更强一些,自主发展更晚一些而已。在汽车类产品中,也是摩托车、客车、货车 依赖较小,轿车依赖大;机械类零部件依赖较小,电子类零部件依赖较大。假以时日,我们中国汽车人有信心改变这种状况。
在此需要指出,高铁和核电产业情况特殊,它们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如果没有国家对市场的保护,它们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我们敬佩高铁人和核电人,但也无需因之妄自菲薄。
三、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自有规律。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汽车产品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汽车市场的发展自有其与国计民生密不可分的内在规律。
l、现阶段,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速度应不低于GDP增长速度。
由于中国汽车产业是支柱产业,具有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所以在我们即将全面实现小康目标、人均GDP从6000美元向12000美元迈进的时期,中国 汽车产业发展速度应不低于GDP增长速度。第一、我国处在由温饱奔小康的阶段,衣食增长应趋平缓,而住行成为人民消费增长的主要领域。因此,汽车产品将成 为扩大内需的主力;第二、我国已成为数一数二的贸易大国,因此出口也须转型升级,汽车产品也应成为是我国今后出口和海外投资的重点方向;第三、虽然我国现 阶段第三产业比重已超过第二产业,但第二产业仍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在“十三五”期间,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应与GDP增长大体持平,而汽车产 业作为高端制造业,则应高于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总之,没有汽车产业足够的增长,全面小康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2、汽车增长的制约因素可通过科学发展得以缓解。
近年来,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和能源紧张问题已成为制约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的增长速度都将进一步放缓,这些制约因素完全可以通过科学发展得到缓解。
环境污染问题。“十三五”期间,我国新生产的汽车产品将全面实施第五阶段排放标准。参照发达国家经验,至此阶段,汽车排气污染应能根本缓解。当前我国的大 气污染,就汽车产品而言,主要问题在于监管不严,产品的合规性和一致性差。隨着新《大气法》的实施和《公告》制度的改革,事中事后的监管力度将得到空前的 加强,汽车产品的合规性和一致性差的状况将得以根本改变。同时,政府将采取措施加大排放污染高的老旧汽车的淘汰,大气污染状况必有明显改善。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本文导航
- 第1页:汽车产业应该有定力和自信
- 第2页:汽车产业发展成功。
- 第3页: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自有规律
- 第4页:汽车产业《中国制造2O25》的主角
- 第5页:汽车产业创新发展
- 第6页: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时期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