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车网 |  广告业务:18638290033 ;联系QQ:380691300 ;新闻QQ:1002345041    
汽车搜索
河南车网 > 行业动态 > 中国汽车产业应该有定力和自信

中国汽车产业应该有定力和自信

新闻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 编辑:陈迎春 发布时间:2016-01-07 09:43:47 评论:

通过对以上因素分析可见,2015年的汽车市场低迷有一定的偶然性。展望“十三五”,以上因素应能有明显改观,汽车市场不会像2015年这样增长缓慢。

二、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很成功。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得好不好,一直存在很大争议。相当一部分经济学家、一些相当级别的政府领导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得不好。对此,应该进行客观的分析。

1、中国汽车产业的开放政策是中央制定的。

由于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整车企业准入一直是由中央政府控制的。整车企业的设立、整车项目的引进一直由中央政府审批。直到现在还是如此,这在竞 争性行业是很罕见的。讲汽车行业企业领导为贪图省事、或为出国旅游而片面扩大开放是不公平的。对于开放的程度,世界汽车大公司和各国政府一直希望中国更加 开放,而汽车业内一直希望稳步开放。具体开放程度是由中央政府按照国家改革开放大政方针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的。当前,面对要求我国放开整车合资股比 的压力,汽车产业的主流意见仍是希望不要贸然放开。

2、中国汽车产业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面临的形势是缺技术、缺资金、缺管理、缺人才,而国民经济发展急需高水平的汽车产品。1985年,全国轿车产量仅5000辆,而国家不 得不花费宝贵的外汇进口了十万辆轿车。因此可见,国家对汽车产业采取较为开放的政策,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结果看,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汽车产品从“缺重少轻、轿车近乎空白”发展到重中轻微轿客品种齐全,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建成了较为完整的 现代汽车工业体系,解决了大量的职工就业,向国家上交了比其他行业更多的税收。现在,中国汽年产销量已近2500万辆,占全球产量四分之一,连续六年稳居 世界第一。无论是与开放程度更大的巴西,还是开放程度较小的俄罗斯、印度相比,中国汽车产业的总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都远远超过。

3、中国品牌汽车取得长足进步。

有些专家认为中国汽车产业是“依附型产业”,是不正确的。在中国2000多万辆汽车产量中,中国品牌接近50%。其中,货车和客车中国品牌占绝大多数,并 已有相当数量的出口;在乘用车中,中国品牌占轿车20%以上,占SUV一半以上。在今年市场较为低迷的情况下,长安、长城、江淮、吉利等中国品牌也有明显 的增长。

另外,占中国汽车市场一半的外国品牌汽车,也是中外合资生产的,中方股比不低于50%。虽然由于中方实力不强,在合资企业中的话语权和收益比明显低于外 方,但加上政府税收和职工就业,中国得益肯定大于外国。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合资企业,不但看到合资双方外方占优势,还要看到其他方面对中国的好处。把合资 企业简单看成是外国公司的“提款机”是荒谬的。还需要指出的是,一些成立较早的合资企业,已有相当的本土开发能力。例如,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一汽大众已 有2O~30%的产品是本土开发,而上汽通用五菱则根本就是以本土开发产品为主。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汽车团购报名(购车微信号:380691300 团购QQ群:339523925)
团购车型(必填)
团购车型(必填)
您的姓名(必填)
手机号码(必填)
请正确填写11位手机号码
所在地区
备注

您有任何购车疑问都可以填写在这里(包括价格、保险、上牌等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