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任务让汽车业升级掷地有声
但真正落实信息化、智能化还面临技术、标准等多重瓶颈。据介绍,国内的多源信息融合、车辆协同控制、数据安全 及平台软件等智能网联技术均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研究自动驾驶的车企多靠从国外购买传感器,发展智能制造所需的芯片、核心设计软件等也严重依赖进口。“暴露 出的种种问题在制约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同时,亦凸显了产业安全问题。要落实行动计划,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是当务之急。”许艳华表示。
为此,中汽协等相关机构正组织与汽车及相关产业专家,制定智能网联汽车、燃料电池、轻量化等细分领域的技术路线图,以为企业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制造方式上,行动计划指出要发展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利用大数据、网络传输等技术,由3.0的电子控制和精确 制造向4.0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转变,同时强化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汽车消费等整个产业链的绿色生产和管理,提高汽车业资源利用效率。董扬表示:“智 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是相互促进的两个不同角度,均融合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共同推动汽车业向高效、健康的发展模式升级。”
■汽车产业升级还需跨行业协同推进
汽车业不是一座孤岛,需要很多关联产业的支撑。付于武称,《中国制造2025》要实施的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5大工程,均戳中汽车业发展痛点,可谓“针针见血”。
行动计划亦强调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包括汽车业内部整车、零部件体系的相互促进,以及汽车业与装备制造、材料、 信息技术等行业的跨界融合。对于提高自主零部件技术水平,许艳华认为:“行业要搭建平台,推动车企联合起来,集中培育几家自主供应商,以聚集有效资源、降 低成本。”成都威特电喷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兼首席技术执行官朱元宪也表示:“很多零部件企业的智能化设备已经很先进,但由于每家企业规模较小且优势领域分 散,这些一流设备并没有做出一流产品。后续企业间要形成合力,优化整合行业资源。”
跨行业协同方面,装备制造业落后一直是阻碍我国汽车业升级的重要因素。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曾表 示,我国一度把重点放在重大技术装备上,忽视了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基础材料的发展,使得国产零部件的精度与国际有一到两个等级的差距,从而阻碍了动 力总成、整车的技术进步。
针对上述问题,付于武说,产业协同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家层面应积极作为,引导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许艳华则提 出,行业协会和行业组织间也要联合起来,对企业的跨界合作进行引导与支持,并向政府部门提出建议。此外,许艳华强调:“政府管理体制也需跟进技术创新,强 化事中、事后监管,为汽车业转型升级提供完善的机制和环境。”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本文导航
- 第1页:六大任务让汽车业升级掷地有声
- 第2页:六大任务让汽车业升级掷地有声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