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车网 |  广告业务:18530998050发稿 ;联系QQ:380691300 ;新闻QQ:1002345041    
汽车搜索
河南车网 > 车市评论 > 合资上瘾的汽车国企比7∶1更耻辱

合资上瘾的汽车国企比7∶1更耻辱

新闻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 发布时间:2014-07-15 17:29:44 评论:

9日凌晨,7比1的悬殊比分,肯定会让巴西球迷难过一阵子,可是,德国人对巴西足球真的不会造成什么太大的伤害,当初巴西人不也以0∶3把大力神杯拱手让给法国过么?相比起来,大众在中国已经有的11个工厂,以及即将有的14个工厂,对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打击,才是致命的。

当听到一汽大众即将在青岛和天津建立华东、华北新生产基地的消息时,不知道国内一众正经受着市场份额持续下滑煎熬的本土汽车品牌厂家,心里是什么滋味,反正我是一声叹息。李潮老师在微博上激愤地说:“16个大众中国组装厂令国人蒙羞。”16个还是14个,不是问题的焦点,反正大众一家的轿车市场份额已经几乎相当于全部中国本土品牌的总和,这当然是德国人的骄傲,但对中国人,确实是一种耻辱。

根据中汽协的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本土品牌轿车占国内轿车总销量的22.24%,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5.41个百分点;而德系轿车份额是28.47%,其中主要当然是大众。

我从来都认为买什么车是消费者的自由,所以这个耻辱当然并不属于中国消费者,而仅属于那些合资上瘾的汽车国企,以及这个行业的若干主管部门。

我们号称是有自己的产业政策的,对整车合资项目据说是有严格限制的,也据说是要保护国内幼稚的汽车产业的。可是,在产业政策的指导和保护之下,本土汽车品牌市场份额节节下滑,今年上半年本土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下滑至37.68%,较上年同期下降3.48个百分点,创下2009年以来新低!

中国成功跃居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但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却离当初产业政策设定的目标越来越远。

你当然可以嘲笑,是本土品牌自己不够争气,可是,这的确是一场不对称的竞争,合资品牌,挟品牌、资金、技术、人才、规模、市场话语权等全方位优势,本土品牌的确难与抗衡,所以,在发展初期,如果没有切实的政策保护,如果不对合资品牌做一定的限制,裸奔的本土品牌注定只能苦苦求存。

本土品牌现在唯一的优势似乎就是价格,可是,如果大众真的打起价格战,谁堪应战?现在,大众一个品牌(不含斯柯达、奥迪)在中国市场的A级轿车,月销量已达15万辆的规模,而本土品牌最畅销的也不过刚刚破万。

上海大众在中国已经有7个工厂,第八工厂也已落户长沙,一汽大众则已有四个工厂,加上规划里青岛和天津的基地,大众将在中国拥有14个工厂,年产能超过400万辆,布局遍布东南西北中,某些国企看来合资真的上了瘾(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语)。

从销量看,国内本土汽车品牌的主体,不是一汽上汽东风这些大国企,反而是那些起点低、资源少的奇瑞、吉利、长城、比亚迪,在国有四大集团里,也是合资相对弱小的长安自主事业做得最好,这难道纯属偶然?抑或是一种必然?

合资已经30年了,中国汽研中心主任赵航说中国应该认真考虑某些合资项目是不是还要续约,看来,赵主任的胸怀也不大,和我、李潮属于一个层次,都有点杞人忧天,不知道领导们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我这个聪明人已经不打算再与他们为伍,毕竟,本土品牌的前途关我底事,我准备好好梳洗打扮一番,加入到热烈祝贺大众们在中国车市财源茂盛生意兴隆一统江湖的队伍中去。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汽车团购报名(购车微信号:380691300 团购QQ群:339523925)
团购车型(必填)
团购车型(必填)
您的姓名(必填)
手机号码(必填)
请正确填写11位手机号码
所在地区
备注

您有任何购车疑问都可以填写在这里(包括价格、保险、上牌等等问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