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车网 |  广告业务:18638290033 ;联系QQ:380691300 ;新闻QQ:1002345041    
汽车搜索
河南车网 > 车市评论 > 重组不成功 更多源于渴求程度不高

重组不成功 更多源于渴求程度不高

新闻来源:新京报 编辑: 发布时间:2014-06-16 10:55:01 评论:

前段时间,有东风与福汽重组搁浅的消息传出,双方尚未对此做出回应。回想一年前的5月16日,双方达成渐进式重组方案,但一年多后重组却陷入了停滞。究其根源,更多的是双方渴求程度不够,互补性不足。

和其他行业相同,汽车企业间的重组目的或是为做大做强,或是为寻找生存空间,是一种应该双赢的行为。但当受到各种外力和非市场因素的影响时,国内车企间的重组有的是为了漂亮的数字,寻求总量的增长以达到快速提升企业规模的目的;有的是地方政府为做强当地汽车企业寻求大集团的支持;还有的则是为了产业布局而去兼并重组。当然,更多的重组包含上述多种因素。纵观多宗国内车企重组案例,上汽重组南汽应该属于比较成功的,MG和荣威品牌的长足进步正有所印证。

而同时,也有一些不遵循市场规律的行为,使得部分重组以失败告终,最为典型的是长安兼并重组昌河和哈飞——目前昌河已与长安分手,牵手北汽;哈飞销量大幅下滑,不得不裁员。违背市场规律是重组不成功的主要因素,但同时也不可忽视重组双方的“不职业”也是前进路上的障碍——企业文化如何融合、员工认同感如何提升、发展规划如何制定等方面的细节考虑或多或少的缺失,使得重组困难重重。

上述问题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需要时间的积累。当前形势下,结合此前成功案例不难发现,兼并重组想要成功,一方面需要重组的一方拥有强大的综合实力,包括资金、技术、渠道等;另一方面也需要有迫切的需求作为动力。其实有些时候,各自发展比勉强走到一起要好一些,若是重组不成功,会拖累了双方的发展。

在上汽重组南汽的成功案例中,上汽综合实力强大是此次重组成功的主要原因,无论资金还是技术支持,都可以加速MG品牌的发展,也给南汽带来了收益,这也是南汽希望见到的。而在那些不怎么成功的重组案例中,双方的渴求程度也左右着重组的走向,被重组方在资金、产品等方面都未得到支持,重组后不但没有发展,还每况愈下。例如福汽和东风,无论是重组方还是被重组方,双方都对对方没有十分迫切的需求,也就缺乏重组的原动力,更多的是“试试看”,这种情况下遇到困难也就缺乏破釜沉舟的勇气,想要成功有些难。只有一方或双方都对重组抱有更多的期待才有可能找到契合点,才能有兼容并包和同心协力。

虽说目前重组不成功的案例较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车企间的兼并重组肯定会越来越多,相信成功的案例比重也会增加,这一方面是市场作用越发明显,一方面是企业逐渐成熟,合作的原动力更充足。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汽车团购报名(购车微信号:380691300 团购QQ群:339523925)
团购车型(必填)
团购车型(必填)
您的姓名(必填)
手机号码(必填)
请正确填写11位手机号码
所在地区
备注

您有任何购车疑问都可以填写在这里(包括价格、保险、上牌等等问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