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车网 |  广告业务:18530998050发稿 ;联系QQ:380691300 ;新闻QQ:1002345041    
汽车搜索
河南车网 > 车市评论 > 公车改革应先界定公车运行边界

公车改革应先界定公车运行边界

新闻来源:新京 编辑: 发布时间:2014-04-25 11:17:17 评论:

中纪委日前通报全国查处“四风”问题情况,违规配备使用公车和违反工作纪律、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三个问题久居前列,成为了下一阶段治理的重点。平心而论,自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公款吃喝和旅游都得到有效遏制,相比之下,公车反腐却仍待破题。

其实,公车改革一直在试水之中。一年多来,公车拍卖、车改补贴等措施也不断见诸报端。令人尴尬的是,目前出台的方案有的被试点城市收回,有的被贴上了“新福利主义”标签而被叫停。当然,也有城市在猜疑眼光中“低调”地坚持。

说到底,目前各地出台的公车改革方案大多陷入了“小马拉大车”的困境,关注点主要在如何保障公务员群体的公车权利,而没触及公车腐败的“病灶”:用车的人和公车运行的政务环境。而公车改革,就该跳出公务车来设计改革方案,化“繁”为“简”。

首先,要给公车运行画出明确的边界。违规配公车等问题,实质上是罔顾公车是执行公务的必要工具,而不是非公务时的通勤用车。公车的功能是保障公务活动的正常、高效运行。它应随着公务而“动”,其存在不是为了保障“官”,而是为了保障“事”。同理,公车补贴应按公务所需来保障,而不是按官位等级去捆绑,更不能变相异化为集体福利。现实中,公务部门间、不同岗位间的苦乐不均、岗位要求差异性(包括服务的地理半径、服务方式)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还要转变政务运行模式。公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要严控“车轮上办公”,严控文山会海,切实减少陪会,鼓励多种公务出勤方式。车轮是随着政务而“转”的,政务模式的转变是减少车轮上的浪费、压缩公车运行费用的有效保障。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车亦然。界定了公车功能与边界,相当于画出公车运行的红线,在此情境下,公车改革显然应随公务而“动”,并置于敞视的监督环境下。要知道,“车轮上的腐败”造成的社会观感很恶劣,要消除这沉疴,就必须摆正思路,并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行到底。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汽车团购报名(购车微信号:380691300 团购QQ群:339523925)
团购车型(必填)
团购车型(必填)
您的姓名(必填)
手机号码(必填)
请正确填写11位手机号码
所在地区
备注

您有任何购车疑问都可以填写在这里(包括价格、保险、上牌等等问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