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复苏初现 自主压力不期而至
自2012年钓鱼岛争端事件暴发之后,日系车在华销量急剧下滑,丰田汽车9月份在华新车销量同比下滑48.9%,本田汽车9月份在华汽车销量同比下跌40.5%,马自达汽车9月份在华销量同比减少35%,而作为军工背景的三菱、富士重工业汽车(斯巴鲁)更是惨不忍睹,同比下滑均超过60%,众多日系车企在华销售跌入谷低,经营惨淡。
应该看到,日系车的整体下滑,并不是因产品本身的问题所致,更多的是因受突发事件影响。在政治影响、舆论导向以及消费者抵制情绪等影响下,日系车市场份额阶段性下跌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但下跌时间的长短最终还要取决于市场。因此,日企危机发生后,为扭转颓势挽救市场,一系列旨在刺激消费重塑品牌形象的日系“关爱行动”起到了正面影响,各家日系厂商推出的种种消费者补偿措施,如对在特定时期意外受损的车主实施“零损失”、“零负担”与“安全保障承诺”等消除消费者购买顾虑的经营策略,以及降价优惠等竞争手段对市场回稳起到一定成效。
2013年钓鱼岛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政局趋于缓和进入僵持阶段,民族情绪与舆论逐渐淡化。日系车依靠燃油经济性、优越的技术性能以及性价比等优势,逐步摆脱低迷,艰难的走上了复苏之路。
虽然,近日安倍晋三的拜鬼举动,无异于给刚刚回暖的日系车企又一当头一棒。在中日两大世界经济体产生的领土以及贸易摩擦尚未平息之时,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的不理智举动,确实给市场陡增了些许变数。不少日系车企心有余悸,担心弥漫在中国的反日风波再次暴发,丰田总裁丰田章男更禁不住抱怨中日关系可能会因安倍事件再次紧张,拖累在华日企再度面临消费者抵制局面的发生。但从近期市场表现看,日系车销售并未受到太大冲击,自去年下半年尤其是9月份以来的强势回升势头没有发生根本转变。
从最新的销售数据看,2013年,国内汽车产销2211.68万辆和2198.41万辆,同比增长14.76%和13.87%。其中乘用车产销1808.52万辆和1792.89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6.50%和15.71%。国外品牌中,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8.8%、16.4%、12.4%、8.8%和3.1%,增速普遍高于国内自主品牌。其中,日系车从9月份开始回升势头明显,11月份,日系乘用车销售32.54万辆,占当月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9.18%,不仅同、环比均呈较快增长,市场占有率还超过德系品牌。
从2013年日系主要品牌走势看,丰田、日产依靠其丰富的产品线得以在数量上遥遥领先其它日系车企。丰田主力车型凯美瑞与汉兰达继续强势,以及新款RAV4与新款威驰和致炫的持续热销带动下,2013年丰田汽车在华累计销售91.75万辆,同比上涨9.2%。2014年包括朗行在内,丰田将有多达11款新车密集发布,计划在华销量突破100万辆。日产在新轩逸与新天籁热销带领下,逍客、奇骏、骐达等也持续发力,2013年日产汽车累计在华销量达到126.62万辆,同比增长17.2%。而本田与马自达汽车依靠其强大的技术优势与研发能力,从产品安全性与节能性为突破口,亦取得了不俗的市场表现。本田汽车的强势回归得益于对其主力畅销车型CRV与雅阁的更新换代,尤其第九代雅阁采用新一代ACE高级兼容性车身结构和智能安全气囊等配置,最大程度的保护车内乘客。在最新北美安全碰撞排名靠前,甚至在最为严苛的25%正面碰撞中也获得了极为难得的“Good”评级。其12月份的销量增幅超过60%,2013年本田汽车在华累计销量达到75.69万辆,同比增长26%,增速超过丰田、日产成为最大赢家。而一向以运动性、节油性能著称的马自达汽车,2013年在华销售车型,凭借其搭载低能耗高性能的创驰蓝天发动机技术,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其搭载创驰蓝天技术的长安马自达CX-5,自去年8月份在国内上市以来市场热度持续升温,截止12月初销量订单已突破2万辆, 11月、12月份连续两月销量同比增速超过60%,成为日系阵营中的一匹黑马。
而反观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尽管车市规模持续膨胀,但本土车企的竞争力仍然堪忧。2013年在国内市场产销规模再度刷新世界纪录,并且日系车尚未完全从低谷走出的有利形势下,本土车企市场占有率不升反降,仍未能抓住有利时机摆脱弱势地位。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22.2万辆,比上年增长11.4%,增速低于车市整体水平,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的趋势依然未能扭转。中国品牌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3%,比上年再降1.6个百分点。
因此,我们应清醒的意识到,中国市场对于日系车企的地位之重,在全球市场恐也无人能出其右。凭借日系车多年积累的口碑与其灵活快速的反应能力,以及对中国市场的了解与良好的营销渠道,后市一旦中日关系趋于缓和,消费环境有所改善,日系车在华战略的迅速推进,市场全面复苏对其它各系车型以及自主品牌的潜在冲击仍不可小觑,不容低估。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本文导航
- 第1页:日系复苏初现 自主压力不期而至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