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汽修厂拼“价格战” 车主们要多留个心眼
目前,宁波私家车保有量为100多万辆,保养、修车,成了不少车主的烦恼。根据工商部门统计,近三年来,涉及汽车消费的投诉,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其中就包括汽车保养服务差。尤其是一些无证维修厂家的工作人员本身技术不过关,造成汽车越保越坏。
为抢生意,小修理厂打“价格战”
“评估后要修的车,客户提出拉到别处修,原来里面有‘小九九’。”江北一家宝马4S店员工很是郁闷。
前几天,有辆宝马轿车出了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和4S店一起检查后,评估下来,修理费要4万多元。第二天,车主突然提出,不在4S店修了,到外面的修理厂去修。
事后打听下来,原来这笔买卖被一家小修理厂知道了。厂方找到车主,说能花少得多的钱,将车子修好,并出主意:车子大约摸修好,转手当二手车卖掉。另外,还能从保险费里赚一笔。车主不禁心动。
价格战,现在在汽修行业里十分普遍。修理厂挖4S店“墙角”,小厂抢大厂的生意,利器就是低价竞争。业内人士介绍,低价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猫腻”,如使用副厂配件甚至假冒货充数等等。
一家汽修厂只有两本上岗证
“选择修车,不能光看价格,要看汽修厂的综合实力是否达到相应标准。”市运管处江北大队负责人说。
按照规定,二类汽修企业除了硬件条件,还要配备10本以上各类工种的维修从业资格证,分属钣金、油漆、机电等岗位。现在不少小修理厂的修理工,文化程度偏低,会修车但考不出证。去年,江北大队对辖区内汽修厂检查中发现,不少三类汽修厂人多证少,有家汽修厂甚至只有两本上岗证。
修车工技术好坏,直接决定修车质量。现在车子多了,光轿车有几百种。若哪家修理厂拍胸说,“啥车都能修”,消费者就要打个问号。
运管部门的同志说,如果车子要大修,或碰到较严重的事故,一定要选择二类以上的汽修厂,最好是同品牌的汽修厂。眼下街边很多三类汽修企业,顶多只能补补油漆,换个轮胎啥的,车主心里要“有谱”。
借力司法强制,打击无证维修
据了解,在汽修市场或物流企业集聚区域,无证汽修店彼此“抱团”,扰乱汽修行业经营秩序。
运管执法部门的同志介绍,取缔无证维修,眼下面临执法难题,常遭遇暴力抗法。以前通过扣留经营工具等措施,来震慑无证“黑店”。现在东西不能扣,发下去的处罚书,“黑”店主大多置之不理,有的干脆一走了之。
针对这种状况,北仑区运管部门联合法院,采取行政强制的执法模式,取得不错效果。当地大 街道有两家无证修车店,运管所连续下发违法经营告知书和处罚决定书,店家不予理睬。区运管部门遂依法向北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强制申请。本月5日,法院行政庭法官与运管人员一起来到维修店,送达《行政裁定书》,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经营行为,并接受处罚。下一步,法院将依法查封这两家店。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