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登科:一定要倾听市场的声音
“这是我在宝马大中华区任内最后一次与媒体进行交流。”1月14日下午,上海金茂大厦53层繁星厅,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史登科身着西装领带,一如往常地接受了早报的专访。但是,他的开场白让人伤感。此前,史登科已经宣布退休,接替他的将是现任宝马德国总裁安格。
史登科特意强调是“交流”,而不是“采访”。这让笔者想起,2004年第一次见到史登科时也并不是正式的采访,而是邀请媒体一起吃饭,倾听媒体对宝马的看法。
“一定要倾听市场的声音。”在宝马的8年、近100个月中,史登科一手发起了客户访谈机制。“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与客户的交流。”他说,与客户的交流,倾听市场的声音,可以让你时刻明白,身边真正在发生什么。
在业界看来,把宝马在华的年销量从1.5万辆带到32万辆,史登科居功至伟。然而,他显得非常谦虚。“最近媒体对我在宝马所做出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赞誉,但是不能低估了外部环境的作用,我很庆幸过去8年的经历,很多时候是机缘巧合,过去的成功是一生一次的故事。”
他还把成功归功于拥有一个年轻的团队。“很多观点说宝马的成功是因为本地化,我认为这个说法不准确,本地化未必成功,我能遇到一个年轻能干的团队非常幸运,他们做了很多很创新的事,是我们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在其后离职的高管陆逸和戴雷,史登科也予以了高度赞誉,“他们是非常能干的人才,宝马在华的成绩是团队努力的成果,这两位是团队的重要成员。”
不过,他表示,虽然宝马在华的团队稳定了很多年,他甚至是车企中在同一岗位上任职时间最长的外籍高管,但是,某天发生变化并不奇怪。虽然每次有同事离开都会感到遗憾,但个人不能凌驾在公司之上。
史登科认为,在其任内,有两件事是最具创新的。一件是“宝马之悦”的推出,一件是宝马爱心基金的成立。“Sheer Driving Pleasure”是宝马的广告语,为了找到其在中国的更好表达,史登科努力了很多年。“前5年都在寻找机会,尝试了两次都不成功,直到2010年才正式推出。在中国的营销不同于国外,是一个很困难的课题,虽然今天我们能理解环境、文化等因素,但过程很痛苦。”
对中国越来越了解的史登科退休后也会留在中国。但是,究竟为什么会提早退休,退休后是否还会在汽车行业工作,史登科没有给出明确答案。“我认为是时候让我安静一下,好好休息一下。未来很多时间会呆在中国,至于今后会发生什么,现在谈论还为时过早,因为连我自己也没有准确答案。”
但是,史登科仍把祝福留给宝马:“我相信宝马会找到通向未来之路。”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