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车企兼并重组还需合力
近日,有消息称,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等九部委正在酝酿相关政策,着力推进八大重点行业兼并重组,汽车行业位列其中。按照工信部的数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各类车辆生产企业1300多家,其中有一批企业多年来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产量极少甚至没有产量,生存十分困难。
我国汽车行业呈现“小、散、乱”的状况由来已久,尽管各部委鼓励兼并重组喊了多年,但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即使生存不下去的企业,也偶尔会享受到政策的扶持,并不会因生存压力而主动转型或放弃自己的生产资质。
想当年,一窝儿蜂似的成立汽车生产企业,是很多地方政府的投资重点,各级政府都拼命地招商引资。如今,一批企业生存困难,企业只能求助于当地政府的支持,并不是走市场化的道路,寻找生存的出路。
目前,在国内汽车企业兼并重组的成功案例中,多数依然是政府主导的“联姻”,无论是长安兼并中航汽车,还是上南合作,背后都有政府的背影。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兼并重组更应该以市场为主导,通过市场手段各取所需,并非一厢情愿地“拉郎配”就行。
然而,依赖于现有体制的荫庇,光有市场调整显然动力还不够。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市场需求有了、政策有了,但被兼并重组的企业不买账、不接受,当地政府不愿意,这里面有太多的变量,背后有太多的阻力需要一一攻破才行。
真正推动汽车企业兼并重组的动力,关键还是地方政府与企业观念的转变。也就是说,只有放开心态,本着对企业负责任、长远发展的眼光去接受重组,国内车企重组才能迈出真正实质性的一步。
最近,奇瑞与广汽的合作已经启动,东风重组福汽也已进入倒计时,这些合作谈判的背后无不显露出政府推手。有分析人士认为,东风重组福汽的谈判对象其实一直是福建省政府,一旦达成整合条件,今后的重组操作也将一步到位。
因此,兼并重组不仅需要尊重市场经济,而且需要企业与政府的合力,少一些阻力,能兼并重组成功的企业,会迎来更美好的前景。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