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意到写实 英菲尼迪M25L舒适版
英菲尼迪M25L舒适版
优点:外观造型优美,内饰奢华,后排空间宽敞舒适。
缺点:各版本车型配置差距较大,低版本车型的性价比不高。
郑烨:对于英菲尼迪M的欣赏来自于中村史郎的两笔线条,而在试车之后,更觉得这线条已经坚实地成为其独特魅力的化身。M25L的改变让人信服,不过其品牌知名度尚无法与竞争对手相抗衡,也许这也造就了英菲尼迪“少而精”的风格路线。
在加长轴距后,M25L车身曲线过渡更加柔和饱满
虽然外形变化不大,但细节上进行了加强车身整体感的微小调整
作为最高配置车型的全新英菲尼迪M35hL,我们已在6月刊以封面主打车型的形式呈现给读者。现在,M25L的试车接踵而来。而这两款刚刚上市车型的价格区间从49.8万元至81.8万元,清楚地表明了英菲尼迪对于目标客户的定位。
在M35hL的试车文章中,高配版的车型有哪些配置已经一一说明。我们在正式试驾M25L前特地比较了一下,发现高版本的配置并没有因为搭载发动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我们特地做了一个不同的试驾选择,M25L舒适版,也是入门款车型。
我一直觉得英菲尼迪的车型在设计上有着独特的魅力。在Essence概念车亮相之前,它其实已经为自己的风格定下了基调,在车身外观设计上,特别是车头部分,由略显夸张而独特的曲线构成。当概念车的设计理念真正应用到量产车上后,这种风格并没有大的改变,反而更加强调与突出,曲线的应用变得更富力量感。因此,当我看到日产首席创意官中村史郎用简单两笔勾勒出全新M的车身设计时,明显感觉到线条中透露出一股犹如以强调意境的中国书画般的形与神。
与前一款M系列车型相比,由于轴距的加长,让M25L的车身更加修长,曲线过渡更加柔和与饱满。虽然外形变化不大,但设计师在细节上进行了微小的调整,进一步强调了车身的整体感。而且这种整体感同样延续到内饰空间设计上,特别是我非常心仪的仪表台双波浪形设计,通过实木内饰的弧形衔接,让仪表台与两侧车门连为一体。加上皮革材料的大量应用,即便在车门上,我们也能发现有着精致的波浪缝线。但这不是惟一,不要忘记,英菲尼迪一贯强调的运动氛围。仪表板、方向盘、中控面板,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运动与奢华的良好融合,更给前排驾驶者和乘客带来一种被包围的舒适感。如果说,从外观上我能感受到全新英菲尼迪M25L这种“静中有动”的姿态,那么当我坐在车内时,舒适的环境并非要消磨我的热情,反而让我在内心深处有一种立刻驾驭它的冲动。
运动与奢华的融合不显突兀,而深色内饰构成的氛围则增加了一丝稳重的气息
通过中间这个带有四种驾驶模式的旋钮可以让车主体验不同的驾乘乐趣
整个仪表板略带弧形,让转速表和速度表与驾驶者的眼球呈90度直角
对比历代英菲尼迪M系列车型,我们会发现,其搭载的发动机排量越来越小。现在这款VQ25发动机是第一次出现在英菲尼迪车型上,与其大哥VQ35相比,特别是在这样一款加长了轴距的车型上,我们都会对其是否能够胜任这样一个位置表示疑虑。但经过上海繁忙都市道路的考验,我认为这款发动机的表现并没有让我失望。
不管是起步、加速、巡航,M25L都以一种平稳的姿态展现在我面前,不急不躁,犹如一位稳重的男士。当然我们还是有选择权的,因为M25L在位于排挡杆后方有一个旋钮,上面标明了雪地、经济、标准和运动四种驾驶模式。如果模式调整到运动档,动力表现截然不同,发动机反应更快、更敏捷,转速表指针快速的划动和随之而来的发动机咆哮让我们明白M25L那隐藏在时尚奢华面貌下的热情。不过这种热情在传送到超过5米的车身上后,我们并没有体会到那种动力爆发的推背感,有的只是让平稳的表现变得更富运动感,犹如西装革履的男士在脱掉外衣后放开了手脚,但人还是原来那个人。值得一提的是英菲尼迪在M25L上设置的经济模式,通过对油门踏板施加反作用力来帮助驾驶者以更经济的形式进行驾驶,这在强调环保的今天更具实际意义。当然,这并不会对现在更强调后排乘坐舒适感的M25L造成任何影响。
这款初次应用在英菲尼迪M车型上的VQ25发动机可以算是初试合格
18英寸轮圈花纹非常漂亮,匹配的邓禄普轮胎能够充分满足M25L的性能表现
现在,坐在M25L后排的乘客更加放松,腿部空间、头部空间、横向空间没有任何的局促感,加上我们在高配置车型上看到诸多后排控制按钮与影音系统。然,英菲尼迪为让M长轴距版与那些已经国产的长轴距竞争车型竞争做了充足的准备。
后备厢结构不太平整,所以放置物品无法太过随意
但对于我们试驾的M25L舒适版来说,竞争实力还是稍微有点弱。这个差距不是体现在动力上,而是在配置上。比如英菲尼迪引以为傲的全速段智能巡航系统、车道偏离警告系统和车道偏离修正系统等都没有在它身上看到;专为英菲尼迪定制的Bose5.1 16扬声器音响系统也只能在高配车型上看到。加上其他一些配置的减少,反而让我们更希望驾驶高配版。结果不言而喻,当你真正享受过科技带来的舒适与安全后,你会心甘情愿地为这部分配置“埋单”。这又开启了另一个话题,在现在的售价与配置下,英菲尼迪为中国市场特别打造的M长轴距版是否能成为一匹黑马?在经过试驾与对比后,我觉得这个目标的达成机会很大。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