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车网 |  广告业务:18530998050发稿 ;联系QQ:380691300 ;新闻QQ:1002345041    
汽车搜索
河南车网 > 车市评论 > 体系能力才是“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的保障

体系能力才是“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的保障

新闻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 发布时间:2012-09-17 00:00:00 评论:

    北汽董事长徐和谊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吐槽”,他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危机是技术空心化,“虽然我们是汽车第一制造大国,但在核心技术上,像发动机、自动变速箱、汽车电子这些方面,技术非常非常落后,有些甚至只比‘零’强一点”。

    话说得有些难听,我甚至都能感受到徐董事长的沮丧!在研发上投入了那么多,不惜巨资买了萨博的知识产权,重金网罗了一大批技术精英,可是,不久前C-NCAP公布的2012年第三批车型碰撞测试结果时,北汽寄予厚望的E系列(车型 配置 图片 报价)车型仅得到可怜的2星评级!

    徐董事长的沮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话之于北汽,那是勇于面对现实,但是加之于全体本土品牌,则有点不妥,起码也是妄自菲薄——在C-NCAP同一批测试车型里,本土品牌的长安逸动就拿了5星嘛。

    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确实都是本土汽车品牌的软肋,但是最近几年,在吉利、长城、比亚迪、长安、奇瑞等企业,我们都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果,比如吉利的6AT、比亚迪的TID,单就产品而言,长安逸动也已经完全达到甚至超过同级合资车的水准。

    但是,逸动卖得并不理想。这说明单单产品好,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在花都汽车论坛上的发言主题就是“体系能力”,他说,体系能力是来自全价值链的资源聚合能力,是“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的保障。

    体系能力,大约也可以理解成综合竞争力吧?我们从2004年起就独家推出了乘用车企业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也是想强调体系能力的重要性。任总如果只谈体系能力,应该是个很好的发言,可是何必扯什么“自主”呢?

    “自主品牌”是中国特产,为别国所没有,因为“自主品牌”的提法本身在逻辑和语义上都不成立,品牌真要区分,也只有本土和非本土之别。“自主品牌”叫法的泛滥,是商业领域泛政治化的一种体现。一些人把商业玩成了政治,把生意搞成了政绩。于是,看到现在“自主品牌”能力“只比零强一点”,市场份额不断下滑,他们急了,于是要求合资企业也搞自主。“合资自主”——这是什么奇怪的逻辑?不理解的人当然多,比如华晨的祁玉民,他说:“搞自主,我有中华啊,干吗还要在华晨宝马里干?”主管官员们拨乱反正——国家发改委副司长陈建国和工信步部副部长苏波都表示,合资自主也是自主,一样要支持。

    所以,徐和谊董事长不要沮丧了,要转换观念,没必要非得搞什么北京牌这样的“纯自主”,不是有北京奔驰、北京现代么?奔驰、现代这么大集团,换了代的车型那么多,随便整几款,换个标,不就自主了么?当务之急还是把合资企业搞好——虽然北京现代已经很好了——然后,徐董事长就可以在以后的论坛上大谈体系自主、合资自主等种种自主了。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本文导航

汽车团购报名(购车微信号:380691300 团购QQ群:339523925)
团购车型(必填)
团购车型(必填)
您的姓名(必填)
手机号码(必填)
请正确填写11位手机号码
所在地区
备注

您有任何购车疑问都可以填写在这里(包括价格、保险、上牌等等问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