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能走多久?
从中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到现在已有数十年了。中国汽车工业的销量由当初的200多万辆提高到1800万多辆,由当初的世界第七位跃升到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今年更有望突破1900万辆。中国公安部门日前也郑重而骄傲的宣布:中国正式进入汽车社会,截至11月,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23亿辆。不论是汽车行业的业内人士,还是普通的国民,对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和“繁荣”都津津乐道。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繁荣的是中国汽车市场,而不是“中国汽车”。“中国汽车”依然在中国庞大的汽车市场的夹缝中喘息。
在这1900万辆的数字阴影里,半数以上是属于外国车企品牌的。特别是乘用车,所谓被称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合资品牌就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而这从根本上说是不属于我们的。旗号是别人的,我们只不过是受人委托完成产品,严格说来是一种雇佣关系。我们只留下了微薄的“劳务费”,荣誉和辉煌都是别人的。十几年来,我们引以自豪的“中国汽车”工业只是一个虚幻,是阿Q式的。我们现在只能也仅仅只能算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这不免使人有些尴尬。
目前,15家跨国汽车企业在中国的平均资产利润率达到11.2%,远高于他们在世界其他市场的平均利润率。德系大众在中国市场获取的利润,一度占到它全球利润的四分之三。“在最靠近市场的地方生产产品”本来就是他们很重要的一条战略,也是能够获得最大效益的途径,中国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摆脱国内危机的一条廉价的生产线。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进入了“汽车社会”,大中城市车满为患,汽车尾气排量世界首屈一指,大气污染的指数按国际标准已达到“不适合户外活动”,超出正常标准15倍。街上跑的都是本田、丰田,甚至英佳尼迪、德克萨斯,我常会问自己,这是中国吗?但空气明明是中国的,尾气也是。
电动车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越来越多的进入大众的视野。然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电动车能走多远呢?工信部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将超过50万辆;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将达到500万辆。
在刚刚闭幕的广州车展上,美国、德国、日本等汽车大国纷纷推出最新款新能源车型。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在本届车展上展示了其新款增程型电动车雪佛兰Volt沃蓝达;广汽集团也推出了多款新能源汽车,包括小型纯电多功能概念车“E—linker”、增程传琪、滚动传琪及插电传琪。中部江淮以15款乘用车全系列内置垂直换代和电动车的市场亮相车展,上汽荣威电动车与民企沃尔沃电动车也在展厅登台。这似乎预示着在电动车领域,“中国汽车”可以和洋品牌一较长短了?
但由于新能源汽车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新能源汽车的高端技术上,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产品缺乏充分试验验证与改进。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电池技术是影响发展的主要瓶颈,研制成本低、体积小、持续能力强且使用寿命长的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
同时由于新能源是新兴产业,新能源的配套设施仍然很不健全,研发成本导致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价格昂贵,导致消费者对新能源车还仍然是持有观望状态。然而,跨国车企已开始“加速”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战略布局。跨国公司新能源汽车纷纷试水中国市场,希望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攫取市场份额。
尤其是国家电网在各城市电桩的充电设置是否合理?是否构成新的利益链条?更有可能的是在与煤电、风电、水电、太阳能、核电的合理并网下的大资源整合对整体布局和左右着市场的各资本如何运作,对每个阶段汽车市场的影响,以及城市的承载能力是否允许电动车市场的规模化普及呢?而且,实践证明所有的能源都不是用之不竭的,都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
而据国家科技部消息,随着燃料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相对成熟,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近日向欧委会正式递交了一份电动汽车充电接口标准化建议书,标志着欧盟电动汽车终于迈出了统一标准化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在欧盟及成员国范围内的统一标准化,意味着电动汽车产业的规模化生产及加速融入消费市场,终结成员国在电动汽车发展上的各自为政和市场分隔,一定意义上促进世界电动汽车行业的标准化建设。
多年来,欧委会积极支持电动汽车的技术研发和标准化工作,其中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资助的电动汽车重大项目等均把标准化作为研究的重要指标,但都因电动汽车技术的快速演变和相对传统汽车的不成熟,以及充电设施的特殊需求而难以形成共识。此次独立地由欧洲汽车工业共同提出的命名为《Type2Combo》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单一类型标准,排除了各成员国及电力生产企业或充电供应商的干预,从而相对容易达成一致。
ACEA秘书长奥达克(HODAC)正积极督促欧委会、标准化机构及充电设施企业尽快接受该项标准,以便欧洲汽车工业能引入统一的标准批量生产电动汽车。市场预计,根据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现状,全球市场上的电动汽车数量在2020年至2025年期间将达到占汽车总保有量的3%-10%之间。
据尚普咨询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布局呈现出了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并驾齐驱的局面。随着油价不断上涨,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品日益丰富,新能源汽车将被消费者熟知和接受,将会大批量进入中国家庭,由此未来中国将会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最大市场。
全球化的电动车运动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工业将会有何作为?新能源汽车到底能走多久?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