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车市自主品牌车型年终盘点
河南车网转载:每到年终岁末,我们都会对即将过去的一年做一个总结。毫无疑问,2011年的中国车市受各种政策影响,经历了一个跌宕起伏的一年。在整体表现较2010年有所下滑的情况下,自主品牌们收到了比合资、进口品牌更大的冲击。不过,它们却也展现出了一种更为坚韧的精神。在2011全年,自主品牌共有96款改款、增配和全新车型上市;其中,在传统购车旺季的金九,更是有16款新车同时密集投放上市之举。这也显示了,自主品牌对于市场不服输的决心;同时,这也客观的反映出自主品牌在集体壮大的事实。
自主品牌们虽然在集体壮大,但是单从产品、性能、品牌到产品附加值上,自主品牌与同级的合资车型之间还是有不小差距。不过,这种差距却因为个别品牌的崛起正在逐步缩小。笔者在这里要提到的是,随着长城、吉利、比亚迪以及奇瑞这几家主流的自主品牌的崛起,自主品牌的也开始有了抗衡合资品牌的实力基础。以下笔者就来盘点一番今年上市的自主品牌新车中,那些对中国市场市场变革具有意义的重点车型。
比亚迪S6
你可以说它抄袭,你可以说它仿制,但比亚迪S6的到来再次让比亚迪获得了成功。作为比亚迪旗下的第一款SUV车型,比亚迪S6的造型毫无疑问是富有争议的,这也是比亚迪品牌一直被人诟病的地方。但比亚迪S6从8.98万到12.98万的定价区间,确实让很多消费者圆了拥有一款SUV车型的梦。

比亚迪S6
SUV作为目前国内车市销售最为火爆的车型,比亚迪S6的成功其实不出人意料。相对低廉的售价、良好的内部空间、以及绝对符合大众审美观的造型,都是这款车型大卖的基础。而更为重要的是,你很难想象,比亚迪是用怎样一种成本控制力,才能将S6这种级别的SUV车型卖出8.98万起的低价的。

比亚迪S6
性能方面,比亚迪S6并未有值得一书的地方,2.0L、2.4L两个排量的引擎分别来自BYD483QB和三菱4G69,都是技术成熟,维护成本低的机器,在动力表现、油耗以及排放上都未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最大的特点可能就是稳定,特别是4G69,自主品牌中目前依旧有太多的车型在使用这具源自三菱的引擎。
其它方面,4810mm/1855mm/1725mm的长宽高,2720mm的长轴距和190mm的离地间隙为都为S6提供了足够的内部空间,以满足中国消费者对于“大”的心理需求;同时,这样的指标也超越了同级对手。
同样的,其它的在配置上,S6也是超越同级对手的。ABSEBD、6安全气囊、Keyless无钥匙系统,一键启动、驻车可视系统、集成了比亚迪自主开发的语音电子导航系统和移动数字电视的7英寸显示触摸屏(可提供实时路况信息,以及供驾乘者随时观看赛事直播)等,都可以说让同价位区间的对手望尘莫及。所以,笔者不得不再次惊叹一下比亚迪在成本控制上的能力,它是如何做到如此定价而成就比亚迪S6的。
MG3
如果说今年上市的自主新车中,哪个是最具时尚感、最有设计的车型,那么它非MG3莫属。虽然说MG这个品牌在过去的历史中一直代表的是曾经的英国车的符号,那么如今,当上汽开始重新打造MG的时候,这个加入了新的中国基因的英国品牌则开始了第二春。如今的MG已经不是曾加的MG,历史已经作古。

MG3
毫无疑问,即便是将MG3放到一堆日系、欧系的A00级小车之中,它的造型也是十分突出、亮眼的。可以说,在设计上MG品牌如今已经做到了与国际接轨的地步。同时,在品牌的设计语言上,MG也开始形成自己的新体系。不过,这仅仅还是停留在造型、设计之上。如果谈到质量、做工以及性能,相比起合资车型,MG3明显还需要更进一步。

MG3
MG3提供了两台引擎的选择,1.3L92马力和1.5L108马力、135Nm/4000rpm(与荣威350装配的1.5L引擎相同),搭配5速手动变速器和5速e-shift自动变速器。从性能上说,相比同级的顶尖产品,MG3的动力性能表现并不突出。同时,5速AMT变速器也是以成本为考量的配置,在性能表现上会稍弱一筹。
至于其它,如空间、辅助性配置方面,MG3基本到了此级别同级车型的水准的。考虑到其6.97—10.37万元的售价,相比起同级的合资车型,它还是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力的。因此,它也成为了目前MG旗下销量最好的车型。最后,笔者的对于MG3的看法是,作为一款卖设计的车型,MG3是基本合格的。至于上汽针对MG品牌成天英伦、UKDESIGN的宣传手法,笔者则不敢苟同。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是认可车,而不是英国以及英国元素。
[!--empirenews.page--]广汽本田理念S1
作为国内第一款上市的合资自主品牌车型,广汽本田理念S1自然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不过这种关注并非源自车辆本身,合资自主这个有点畸形组合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广汽本田理念S1
目前,合资自主品牌的诞生似乎已经成为了车企与政府达成的某种默契。虽然没有法规政策的强制出台,但我们可以看到各大合资品牌都纷纷发布了或者计划推出合资自主品牌。而这些合资自主品牌,至多只是进行车型外观的再设计,在车辆本身的性能上,合资自主则基本都是沿用合资品牌生产过的淘汰车型,重装上阵,广汽本田理念S1就是典型代表。

广汽本田理念S1
广汽本田理念S1的原型车,就是上一代的本田飞度三厢版思迪,所以在性能方面它没什么可以值得一说的地方。而6.98-9.98万元,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并未有太多实惠。毕竟这款车依旧和雅阁同网销售,不仅减少了渠道的建设费用,还降低了风险。同时,由于没有了生产许可证的限制,所以在成本上广汽也无需向本田方面支付技术转让费用,因此理念S1的定价使得它并非具备出色的性价比。
当然,理念S1也并非一无是处。如果从技术的成熟度、后期的维护成本以及可靠性的角度来看;历经了考验的换壳老思迪,也不能不说是一个选择。不过,这些都得靠消费者自己的消费需求来决定了。
长城腾翼C50
自长城腾翼C50开始,也许我们也将开始看到自主品牌们的“涡轮增压”时代的到来。毫无疑问,为了应对未来更为严苛的排放法规,涡轮增压引擎已经成为目前全球各大车厂发展未来内燃机的主流方式。而相比大力推动涡轮增压引擎车型销售的欧洲车厂,国内的自主品牌们则大多还守着来自三菱的老旧引擎,或者各自研发的各种自吸引擎渡日。当然,笔者并非说自吸引擎就不好,但是面对未来更为严苛的排放法规,自吸这条路显然是难以走通了。因此,长城腾翼C50装配的长城自主研发的1.5T涡轮增压引擎,则让我们更多的看到了自主品牌未来的曙光。或者说,我们终于看到了一家真正的在努力发展、创新的自主品牌。

长城腾翼C50
长城腾翼C50的车长为4650mm,宽为1775mm、高1455mm,轴距达到2700mm,是一款典型的越级车型;它的内部空间完全可以满足国内消费者的消费喜好,同时在外型设计上C50也能让人看着顺眼。当然,提到C50最为值得关注的自然是那具1.5T的涡轮增压汽油引擎,其最大功率98kW/5600rpm,峰值扭矩为188Nm/2000-4500rpm,其性能表现完全可以媲美一般的1.8L的自吸引擎。另外,其在底盘悬挂结构上和本田思域的设计完全一致。

长城腾翼C50
配置方面,腾翼C50配备了自动恒温空调、GPSDVD、定速巡航众、双安全气囊、ABSEBD、智能胎压检测、智能整车防盗报警系统等配置,而这些配置有很多是7.8万-9.18万手区间的竞争对手们所不具备的。可以说,如果从实用的角度上出发,腾翼C50算得上是一个十分不错的选择。
[!--empirenews.page--]比亚迪G6
如果说,长城腾翼C50让我们看到了自主品牌们在动力总成上的希望的话,那么比亚迪则确确实实的让我们看到了实质的进步。1.5T缸内直喷涡轮增压DCT双离合变速去,如此的动力总成组合绝对是目前自主品牌中的第一。同样的,在7.98万-11.28万元的售价区间里,这样的动力总成组合在合资品牌之中也难觅对手。那么,G6的动力表现具体如何呢?

比亚迪G6
从数据上看,比亚迪为G6装配的这具带有缸内直喷技术的涡轮增压引擎具备了113千瓦的最大功率输出,以及240牛米的峰值扭矩,比起腾翼C50实则更为强劲。如此,再搭配上DCT双离合变速器,比亚迪G6已经完全颠覆了自主品牌一贯动力弱势的形象。毫不夸张的说,比亚迪G6是正真的做到了一次突破。
除了出色的动力性,在外观和空间上,比亚迪还是延续了品牌一贯的特色。外观是某著名品牌的经典设计,空间是满足你需要的大。
配置方面,比亚迪G6全系配备了4.3英寸液晶组合仪表盘、多功能方向盘和双区自动恒温空调。高配车型有蓝牙系统、驾驶席8向电动调节功能、前排座椅加热、触控式DVD系统、GPS语音导航系统以及车载数字电视等配置。
主被动安全方面,全系标配ABSEBD,前排双安全气囊、低配车型没有配备侧气囊和侧气帘、全系都没有配备ESP系统。另外,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系统也没有配备到低配车型上。
总体上说,从综合的外观、配置以及性能考量,7.98万-11.28万元的售价购买比亚迪G6依旧是显而易见的划算。不过,在质量和做工方面,比亚迪仍需努力。
宝骏630
作为别克凯越的接班人,打着自主旗号的宝骏630无疑是众多自主品牌心目中的强劲竞争对手。而事实上,宝骏630的综合表现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不过,它能延续别克凯越造就的销售佳绩么?

宝骏630
首先在外型方面,源自于上汽通用别克泛亚设计中心的外观设计,让宝骏630给人的第一印象的是十分良好的。由于泛亚对于中国市场的了解,其为宝骏630量身打造的设计显得十分成熟,其不仅表现出了一种国内消费者普遍喜爱的大气、沉稳的气质,还多了些时尚、动感的元素。整体上说,宝骏630的外型设计是完全成功的。
在车内空间的表现上,宝骏630的的车身三围为4597mm/1736mm/1462mm,轴距达到2640mm,作为一款定位于国内A级市场的车型,宝骏630的空间表现只能说是够用,但绝对没有达到国内消费者对于“宽大”追求的要求。

宝骏630
在配置方面,宝骏630标配了电动外后视镜、四门电动窗、后排USB充电接口等实用配置。中高配车型拥有铝合金轮毂、大灯未关报警、CD音响以及4/6按比例放倒座椅。而最高配车型拥有多功能方向盘、电动天窗、行车电脑及真皮座椅等配置。此外,倒车雷达、行车电脑等配置也都能在这款上见到。总体上说,该有的配置都用,但同样并不突出。
动力部分,宝骏630装配的是一具1.5L的引擎,其最大功率输出81kw,峰值扭矩146牛米,与现款别克凯越的动力参数完全一样。目前,其只有5速手动变速器的搭配。根据工信部公布的信息来看,这套动力总成的百公里综合工况油耗为6.9L。
总体上说,6.28万-7.38万元定价让宝骏630的性价比还是处于一个合理范围的。但仅凭目前1.5L5速手动变速器的搭配,是很难让宝骏630达到别克凯越月销保持在万辆以上成绩的水准的。
[!--empirenews.page--]荣威W5
如果你要问荣威W5给笔者的印象是什么,笔者的回答只有一个字:贵。如果你想问荣威W5是如何定位的,笔者的回答是两个字:混乱。如果你想问荣威W5到底值不值,笔者给出的建议只有三个值:很不值。

荣威W5
没错,在笔者看来,17.18-29.88万的定价让荣威W5显得毫无竞争力,变得一钱不值。为什么如此说呢?
作为一款基于过时技术平台打造的车型,荣威W5是一款典型的新瓶装旧酒的产物。其制造技术源自当年上汽拥有韩国双龙时弄过来的享御平台,而W5的项目计划也正是始于2006,由于和双龙的纠葛、纷争,上汽最终用了5年才憋出了这款基于老旧技术的SUV车型;要知道,在未来一、两年内双龙享御就会推出换代车型,并且届时庞大会引进国内销售。

荣威W5
从定位上说,笔者自今不明白上汽所说的“都市硬派SUV”是个什么概念。基于大家都知道的观点,目前的SUV车型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适应城市使用的城市SUV车型,这类车型一般是基于轿车底盘,采用承载式车身,是以舒适、宽大、多功能为目的性设计的SUV。其最大的作用是在公路行驶,遇到普通的烂路、坑洼有克服能力,但是不会用于OFFROAD。至于另一类,自然就是传统的基于非承载式车身的SUV。这类SUV专为野外的OFFROAD设计,拥有出色的越野性能,但缺乏舒适性,所以这类车型更适合野外生存。当然,在城市的路况它们也能看,只不过舒适性相对较差,空间也显得不会那么充裕,配置可能会相对简陋等等。
那么,荣威W5呢?它是一款基于非承载式车身打造的SUV。其实,W5基于此仅仅是因为技术性阻碍造成的。因为,在老的双龙享御诞生的时候,SUV市场还并未有如此严格的划分,SUV车型也并未像如今这般在国内如此火热。基于非承载式车身打造一是传统理念的问题,二就是因为双龙本来也就只有那么写技术储备。所以,荣威W5将自己打扮成一个都市硬派男人的形象,想在野外和城市通常的想法是完全不现实的。
在动力部分,先期上市的荣威W5将配备两款动力,一款是源自罗孚的1.8TKavachi涡轮增压引擎,这是目前荣威品牌主流装配的引擎,源自上世纪90年代的老技术。另一款则是通过双龙所获得的来自奔驰的3.2LTornadoXGI直列六缸引擎。这款引擎属于奔驰的M104系列引擎,这系列引擎在1990-1997年间装配于奔驰的车型上使用,而在目前奔驰全面进入CGI/CDI时代之后,这系列引擎算起来应该已经落后了两代。
这么一个技术落后,仅仅是被从新包装过一次的所谓新车,所谓的专业SUV到底是否值17.18万-29.88万,相信每个消费者心目中已经有了自己的考量。
华泰宝利格
在SUV于中国市场大卖的今天,也许任何一个厂家都不会放弃加速推出新款SUV车型的步伐。在广州车展上,一款前脸像宾利,车身和车尾像老款卡宴的所谓“BUV”正式上市了,它就是华泰宝利格。

华泰宝利格
配置部分,宝利格基于英特尔IVI系统打造了一套车载娱乐系统。这套系统包含了硬盘式GPS定位导航、多媒体影音、DVD+收音机、6喇叭音响系统、数字电视接收、无线上网、蓝牙免提电话、泊车、语音播报等多种功能。同时,它还可以通过3G网络实现网页浏览、邮件收发、信息搜索、数字电视等功能;这套车载娱乐系统是华泰宝利格的一大亮点。

华泰宝利格
其另一大亮点则是载1.8T汽油与2.0T柴油的动力配置,其中1.8T的引擎最大功率输出161马力,峰值扭矩215牛米,不过遗憾的是只有5速手动或4速自动变速器的搭配性能表现有限。
在定价方面,13.97万-22.97万元的售价明显有更多的选择。
[!--empirenews.page--]奇瑞瑞麒G3
在继瑞麒品牌下的G5和G6推出之后,奇瑞瑞麒终于迎来了第三款车型,瑞麒G3。这也是奇瑞深化精品战略的又一重要车型。

奇瑞瑞麒G3
瑞麒G3是基于奇瑞A5的基础上打造的一款全新车型,整体设计沉稳,显得十分家居化,没有什么突出的亮点,也没有是什么缺点,明显是一款面对销量设计的车型。在尺寸上,瑞麒G3的三围分别为4610mm/1760mm/1478mm,轴距达到2610mm,在国内A级车市中算是属于中等水准。

奇瑞瑞麒G3
配置方面,自动恒温空调、可视倒车雷达系统,电动八向座椅、卫星导航、CanBus智能管家系统等配置在此级别都算突出。
动力部分,瑞麒G3配备了一具代号为E4G16的1.6LDVVT引擎,这具引擎和装配于瑞虎、奇瑞A3上的相同,其最大功率输出达93kW/6150rpm,峰值扭矩为160Nm/3900rpm。
从总体表现上看,由于目前仅推出了5速手动变速器的版本,瑞麒G36.98万元-8.68万元的定价显得并不充分。不过梅西的代言,则确实为这款车带来了不少的噱头。然而,这样的大手笔投入真的就会有丰厚的产出么?笔者以为,与其花大价钱请梅西代言,不如拿这笔资金投入研发,踏踏实实的提升车辆的水准。或者干脆点,直接让利消费者。
吉利全球鹰GC7
作为一款被视为远景换代车型的新车,吉利全球鹰GC7的上市表明了吉利品牌的转型正在逐步完成。由过去单一的以价取胜,转变为现在开始注重质量和性能。因此,我们看到了在全球鹰GC7身上,更为时尚、成熟的家族化设计,以及源自吉利收购后的DSI公司的6速自动变速器。换代的远景——全球鹰GC7开始拥有更出色的性能了(远景依旧在售,按照吉利的说法是目前市场依旧还有需求)。

吉利全球鹰GC7
全球鹰GC7的车身三围尺寸分别为4547毫米/1734毫米/1470毫米,轴距为2600毫米,相比起新远景,GC7的内部空间表现两者十分接近。
在配置方面,GC7提供了包括定速巡航功能、智能行车电脑、全景观可视倒车雷达、触控式的显示屏、GPS导航等配置。

吉利全球鹰GC7
动力系统部分,全球鹰GC7的暂时仅推出了1.8L排量两款发动机,为1.8LCVVT和1.8LDVVT,两者在最大功率上都是102千瓦,不过1.8LCVVT的峰值扭矩为172牛米/4100-4300转;而1.8LDVVT车型的峰值扭矩为170牛米/3400-3600转即可达到。DSI的6速自动变速器仅为1.8LDVVT车型提供,而1.8LCVVT的车型则只配备5速手动变速器。
6.69万-8.99万元是全球鹰GC7的最终定价,参看竞争对手的价格,全球鹰GC7配置DSI6速自动变速器的1.8LCVVT,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empirenews.page--]比亚迪e6先行者
作为目前国内首款正式面对广大消费者销售的纯电动车型,比亚迪e6的到来确实有那么点纪念意义。不过,按照笔者的观点,现在的纯电动车离我们还是有相当一段距离的。包括:售价、电池寿命、充电时间、续航里程、电动车使用的配套基础设施、通用的统一规格的充电标准以及售后维护体系、整体的可靠性等都是我们目前使用纯电动车的阻碍。因此,比亚迪e6的到来更多的只是一个信号,它的实际意义并不明显。

比亚迪e6先行者
性能方面,在电动车的硬指标续航里程上,比亚迪宣称比亚迪e6有全球最长的300公里的续航能力。但如果你注意到了其2.3吨的车重,就应该明白,所谓的比亚迪的独门领先技术“铁电池”视乎并没有比亚迪所说的那么强大。相比起一般的纯电动车型,比亚迪e6是用了双倍的电池组配置换来了这“最长的300公里”,不过笔者依旧惊异于比亚迪对成本的控制能力。在高昂的电池组售价面前,比亚迪依旧可以将售价控制在36.98万,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能力。
由于需要装配更多的电池组,因此比亚迪e6被设计成了一款MPV车型,这是一个典型的设计服从功能的策划。其4560/1822/1630mm的车身三围,2830mm的轴距表现,让比亚迪e6有着宽裕的内部空间。不过,纯粹的MPV车型目前还没有进入国内车市的主流。

比亚迪e6先行者
不过,作为一款纯电动车型,比亚迪还是为e6的上市做出了很多的努力的。和其它国外的电动车一样,比亚迪e6先行者也具备了汽车与互联网、通讯网的全面对接能力,其不仅能用手机遥控,更可以通过通讯网提供24小时一键人工服务,可实现紧急呼叫、信息查询、远程导航等实用功能。
而在动力性能部分,比亚迪e6所配置的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90千瓦,峰值扭矩则可达450牛米,这使得其0到100km/h的加速时间少于l0s(秒),最高时速则被限定在了140公里/小时。在充电时间上,根据比亚迪官方所公布的数据,e6先行者通过专业充电站快速充电,15分钟可以充满80%,中速充电1个半小时充满,而慢速充电4个小时充满。用随车配送的充电柜充电,六小时可充满。从数字反映出的表现来看,e6先行者的充电时间还是能让人满意的。只是比亚迪并未告诉你,长时间使用快充模式也能有效的缩短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其它配置方面,比亚迪e6先行者装配了Keyless智能无钥匙系统,TPMS胎压自动监测系统,哈曼10扬声器附带独立功放的汽车影院、车载数字电视、数字屏DVD多媒体系统、GPS语音导航系统、预约充电系统,右前轮盲区可视系统,彩显倒车影像系统,定速巡航,6安全气囊以及完善的电池、电路保护系统等配置;如果刨除电池组所带来的成本压力,这样的配置表现称得上高级。
不过,36.98万的售价则明显会让一般的普通消费者止步。这是目前无法绕开的问题,电池组还是太贵了。不过,如果在在深圳地区购买比亚迪e6先行者,根据深圳市市政府推出的政策,购买该车可获得12万元现金补贴(包括国家补贴6万深圳政府补贴6万)。也就是说,24.98万就可以拥有一辆纯电动的比亚迪e6先行者。不过很显然,即便是如此价格,相信购买这款车型的消费者依旧是寥寥无几。因此,就如同笔者前面提到的一样,虽然比亚迪e6先行者的上市销售具备了开创意义,但对于普罗大众来说,纯电动车依旧离我们很远。
通过以上2011年这些全年上市的比较有亮点的自主车型的盘点,相信大家对于如今的自主品牌应该有了一点大致的认识。和过去相比,自主品牌的进步确实是显著的,不过从未来的角度来看,自主品牌们仍需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向前,这样才能做到更大的突破。至于那些花俏的概念,话题营销等等,都非是正路。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