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孩子一辆安全的校车!
河南车网转载:
吴冠锦
近期,校车安全事故频发,数字的背后是血的代价。然而在冰冷的数字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有关部门”长期的不作为以及对鲜活生命的漠视。疯狂超载,这样的事情,作为一个汽车行业的从业者,我们只能在汽车厂家展示产品空间的市场活动时才能见到的游戏,却活生生地发生在一个幼儿园的校车上,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悲哀,是全体国人的耻辱。
为什么西方社会在这些事情上体现出更多“以人为本”的具体措施?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有更雄厚的物资条件?当咆哮过后,让我们冷静下来细细分析事情的本质,一连串的事件告诉我们,我们需要从文化的层面更深地剖析这一切的深层次内涵。
在我们传统的价值观体系里,社会是一个稳定的结构,他是由人们按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行为准则构建起来的,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这个组织结构里“匆匆的过客”。在这样的价值体系里,每个个体的利益都要让位于社会整体的利益,谁让你是“过客”呢?中国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因为这样的价值观而定型,比如:“整体”的面子永远要比事件的真相重要,又比如:当悲剧发生后,义愤填膺的人们很快选择了遗忘,因为“整体”要恢复正常。而在西方的价值观体系里,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每个人都有其独特性和存在于天地间的特有价值。正是基于这样的价值观,我们在西方社会看到了更多对生命的珍视,对人性的尊重。
笔者并没有迷信西方价值观的倾向。相反,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而无比骄傲,为身为一个中国人而无比自豪。温总理说“要让中国人活得更有尊严”。尊严,它是那样的具体:当回家过年不再一票难求,去补办个身份证会受到热情的接待。当然,它也体现在像坦克一样坚固的校车和为校车无条件让路的行为准则。今日之国人,当我们为耳闻目睹这样的惨案而义愤填膺时,我们是否意识到,改变这一切,我们也是其中一分子?珍视生命,尊重人权,也只有如此社会的进步才有希望。
[!--empirenews.page--]陈鑫欣
如果你是我,坐在那辆校车里的那个学生甲,你会知道,虽然我们的“校车”又挤又破,我的脸上还经常会被挤到眼前的书包划得伤痕累累,可是,这小小的破车却给了我们农村孩子以上学的希望。以前山里的孩子,都是天不亮就起床赶路,赶不了两年就因为没鞋穿、没饭吃等各种理由没了书念;
如果你是我,那个被人臭骂的小学校长,你会知道,这样一辆“改装校车”,尽管我也知道它是违法的,不安全的,可这已经是我们这小学校所能支付得起的最大开销,多少学校连这样一辆“破车”也拿不出来;
如果你是我,那个罪大恶极的违章司机,你会知道,咱这乡下地方,能把车开动的就都是司机,在路上不这么横冲直撞就甭想上路。至于你们城里人说的那些什么交通规矩,我们一个都没听过,反正也没人管;
如果你是我,那个执法单位的某某某,你会知道,我们这小地方,兄弟们钱没两个不说,权利也没你们想的那么大,关键这些事儿还不知道从何管起:你说是你给学校钱让他们买辆好车,还是逮着司机没收车不让学生上学了?横竖都是不好管,倒不如不管了省事儿;
如果你是我,教育部门的领导,你就会知道,我们单位多少领导还没专车呢,公车换代还没搞完呢,哪有工夫管别人!再说了,您说美国校车好,政府给补贴,咱这不是国情不同嘛,全国那么多学校,补贴也就这么多,这都不够我们用呢,你说补谁好,补多少好?要不你来坐我这位子试试?
如果你是我,一个普通的中国网民,你会知道,每天的悲剧看不完,一浪更比一浪高,很多时候我们还来不及沉痛悼念前者,就得再声嘶力竭地声讨后者。
可是,在这样的一个国度里,如果我是你,难保不跟你一样。
[!--empirenews.page--]周伟力
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发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呐喊,但至今,我们依然没做到。是做不到,还是压根不想去做?中国汽车市场已贵为世界第一,区区一个校车,本土车企无论是技术、工艺还是安全,都没有问题,而且也确实有本土车企仿制了发达国家的校车,但硬是无人问津,只能停产。
幼儿园和学校没有钱购买好的校车,很正常,因为学校穷,但是某些部门不是很有钱吗?今年2月,媒体报道,宁夏财政厅斥资近900万一次性采购25辆奥迪A6L。有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政府采购汽车金额攀升至800亿,占总采购规模的14%,平均年增速超100亿。800个亿啊!假如有10%用于校车采购,一辆面包车以5万元计算,那就是16万辆,不敢说杜绝所有超载现象,但至少能解决大部分。可惜的是,校车不在政府采购之列。
一方面,大手笔花钱买公车,坐在豪华车内;另外一方面,学生们坐着没有任何安全保证的校车。多么讽刺,多么悲哀。
这里可以再举一些例子:去年12月,湖南衡南县一辆运送20名小学生的校车坠河,14名学生遇难,所谓校车是只能坐10个人的农用三轮车。今年9月,湖南邵阳发生沉船事故,包括9名学生在内的12人遇难。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样是严重超载。不是侥幸,已是一种常态。希望这一次事故能唤醒一些人的良知吧,清查一下校车超载,提前预防,别再有“恸”车出现,儿童伤不起,他们是国家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