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车网 |  广告业务:18530998050发稿 ;联系QQ:380691300 ;新闻QQ:1002345041    
汽车搜索
河南车网 > 车市评论 > 萨博交易搁浅不会阻滞中国车企海外并购步伐

萨博交易搁浅不会阻滞中国车企海外并购步伐

新闻来源:《美国汽车新闻-中国》 编辑: 发布时间:2011-10-28 00:00:00 评论:

    河南车网转载:萨博汽车破产在即,庞大汽贸用于购买萨博轿车的4500万欧元很可能损失惨重。

    庞大的巨额损失会使其它中国汽车公司放慢海外购并的步伐吗?

    不太可能。

    实际上,中国车企高管渐趋认同:尽管有风险,海外购并不失为获取技术和改进品牌形象的最好机遇。

    本月初在西南成都举行的一次行业论坛上,数位汽车业高管都强调了购并海外资源的重要性。

    长安汽车集团主席徐留平说必须"利用全球资源,特别是人才和技术"来帮助长安升级技术。

    北汽控股主席徐和谊也说北汽计划再购并几家海外供应商,加强北汽的轿车制造能力。

    2009年北汽购并了萨博的两个平台,今年又购并了荷兰轿车车顶制造商Inalfa车顶系统集团公司和瑞典变速器生产商WEIGL。

    小型民营车企力帆工业集团公司主席伊明善也在论坛上透露他的公司正与一家匈牙利零件供应商谈判购并事宜。

    为什么如此多的中国汽车公司领导人开始认识到海外并购的价值呢?

    原因是他们认识到要生产出高质量的轿车、建成一家具有竞争力的轿车公司需要付出的代价。

    今年初,一家大型中国车企的首席技术官告诉笔者,国内车企能够走出逆向工程阶段的企业非常少。

    在成都的论坛上,力帆伊明善告诉笔者他最大的错误是低估了生产汽车的复杂性,他说目前的首要任务是改进力帆汽车的发动机性能。

    广汽总经理张房有说,汽车企业的竞争力在于规模和技术。他在论坛上说:"单纯依靠自身的发展,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迅速做强做大,而战略性的并购重组却为企业做强做大提供了一条很好的捷径。"

    企业竞争力的获取取决于规模的扩张与技术实力的提高,这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当然,从文化和商业法律角度来看,跨境购并风险不小,对于中国车企来说,尤其如此,中国车企在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造车,几乎没有海外运营经验。

    庞大也不是第一家海外并购失败的中国车企。2004年上汽集团以5亿美元购买了双龙汽车公司的大部分股权,但到2009年上汽以低于买价的售价出售了股权,因为上汽无力扭转这家陷入困境的韩国SUV车企。

    另一方面,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去年从福特手中购入了沃尔沃轿车公司,可能激励更多的中国公司购买有价值的海外资产。

    在萨博案例中,即使是萨博破产后,笔者估计还会有中国公司竞标购并这一瑞典品牌或其技术。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本文导航

汽车团购报名(购车微信号:380691300 团购QQ群:339523925)
团购车型(必填)
团购车型(必填)
您的姓名(必填)
手机号码(必填)
请正确填写11位手机号码
所在地区
备注

您有任何购车疑问都可以填写在这里(包括价格、保险、上牌等等问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