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外款加征车辆购置税不容易
河南车网转载:
国家税务总局近期起草《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办法》修订稿初稿,要求汽车销售中把车辆价款、价外费用开具在同一张发票上,统一征收车辆购置税。按照修订稿初稿,价外费用将包括增配费、装饰美容费、加价费三项。此次修订意在对热门车型销售的加价现象作出规范,杜绝避税漏税。
对此消息,汽车经销商均表示赞同对加价部分征收购置税的大方向,而对征税办法的一些细节不完善之处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对一般装饰增配
征收车购税恐不合理
对车辆的装饰美容费、增配费也征收车辆购置税,经销商则认为不太合适。虽然征收办法初稿将这两部分列入车购税的征收范围,目的在于避免消费者和经销商对加价部分开具装饰美容或增配的发票,从而避税,然而此举将一般的装饰美容以及增配也计入了车购税的征收范围。
一家宝马经销商总经理说,购买宝马品牌的车主,不少都在购车时要求装饰和增配,并不是商家向其推销。有车主要求增配几万元的音箱,愿意推迟提车等音箱到 店。如果说对装饰美容、增配征收车购税是为了对加价行为反避税,那么对优惠的车型的装饰增配也征收车购税就不合理了。且装饰和增配不保值,在二手车销售 时,一辆有几万元音箱的车与普通车的价格没区别,对这部分征收的购置税仅是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汽车装饰和增配就像房子装修,装修的部分怎么能交房屋购 置税呢?”
购车后再加装则不征车购税
无谓浪费车主“皮鞋成本”
《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办法》 修订稿初稿要求将购车时的装饰增配列入统一发票中的价外费用并征税,而并非对装饰增配产品本身征收购置税,也即车主单独购买装饰增配则不负担购置税。车主 可以在购车手续完成后再回到店里进行加装,则不需负担购置税,如此一来,车主装饰增配就增加了麻烦,无谓增加了多跑一趟路所消耗的路费、时间、精力等“皮 鞋成本”。
一家东风本田经销商总经理说,现在消费者购车很多都要增配,贴防爆膜这样在购车时常见的增配也要计入车辆的计税价格,车主过半个月再来贴膜和当场贴交的税就不一样,不太合理。
对一般装饰增配
征收车购税恐不合理
对车辆的装饰美容费、增配费也征收车辆购置税,经销商则认为不太合适。虽然征收办法初稿将这两部分列入车购税的征收范围,目的在于避免消费者和经销商对加价部分开具装饰美容或增配的发票,从而避税,然而此举将一般的装饰美容以及增配也计入了车购税的征收范围。
一家宝马经销商总经理说,购买宝马品牌的车主,不少都在购车时要求装饰和增配,并不是商家向其推销。有车主要求增配几万元的音箱,愿意推迟提车等音箱到 店。如果说对装饰美容、增配征收车购税是为了对加价行为反避税,那么对优惠的车型的装饰增配也征收车购税就不合理了。且装饰和增配不保值,在二手车销售 时,一辆有几万元音箱的车与普通车的价格没区别,对这部分征收的购置税仅是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汽车装饰和增配就像房子装修,装修的部分怎么能交房屋购 置税呢?”
购车后再加装则不征车购税
无谓浪费车主“皮鞋成本”
《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办法》 修订稿初稿要求将购车时的装饰增配列入统一发票中的价外费用并征税,而并非对装饰增配产品本身征收购置税,也即车主单独购买装饰增配则不负担购置税。车主 可以在购车手续完成后再回到店里进行加装,则不需负担购置税,如此一来,车主装饰增配就增加了麻烦,无谓增加了多跑一趟路所消耗的路费、时间、精力等“皮 鞋成本”。
一家东风本田经销商总经理说,现在消费者购车很多都要增配,贴防爆膜这样在购车时常见的增配也要计入车辆的计税价格,车主过半个月再来贴膜和当场贴交的税就不一样,不太合理。
京城车市:
中签消费者观望仍浓
虽然7月份是传统销售淡季,但由于受到新政影响,京城车市今年7月份新车销售达到36400辆,环比上月31400辆增长15.9%。据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副总经理颜景辉分析,中签客户到期和备案车的释放是7月销售增长的主要原因。
尽管如此,颜景辉仍然表示,中签者观望情绪仍然浓厚,8月车市环比增长难以达到16%。而今年下半年销售情况则要看更多厂家是否能及时针对老旧车淘汰政策出台细则。
●进口车占新车销量10%
中签买车集中50万以下
虽然是周四,但亚市进口车展厅人气仍浓,很多消费者在展厅看车。某销售人员表示,现在就进口车展厅生意最好,销售人员对接待客户也最积极。而亚市统计数字也显示,7月份北京进口车交易3400辆,环比上月增长3%,占当月新车交易的9.37%。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外地客户多,中签客户购车高端化是京城进口车交易高于其他品牌的重要原因。据亚市某进口品牌销售人员表示,现在高端进口车主要是外地客户购买,而北京中签客户购买的进口车价格一般在50万元以下。
但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尽管今年进口车交易火爆,但同比去年7月份5000辆的销量下滑了32%。而1-7月累计销量为21700辆,比去年少销售了 9800辆。“很多人都说进口车好卖了,实际上除了大排量SUV之外,多数进口车销量低于去年。”这是多名进口车销售人员的共识。
●中签者观望情绪仍浓
中签者未必着急买车
颜景辉表示,目前的中签客户未必是刚性需求购车人,而刚需者又不能随愿获得购车资格。所以部分中签者并没有立刻购车的需求,因此观望价格下调,购买小车占号的现象增多,而这也造成了号牌资源供给与刚性需求之间的矛盾及资源分配的不平衡性愈加严重。
而亚市的统计数据也显示,8月前十天亚市新车交易量环比七月前十天增长20.13%,其中国产车交易量增长23.12%,1.6升及以下车增长28%。但整体交易金额反而下降了31%。
而4S店的销售情况也体现出这一点,据一汽-大众海联力通店总经理张家峰表示,7月店内销量增长已经达到300辆以上,但与年初相比,销量增幅主要依靠置换客户的贡献。
[!--empirenews.page--]●更多厂家和热销车型需参与
老旧车淘汰更新才能起作用
在备案车政策利好因素完成使命后,京城车市销售将进一步回归常态,而目前出台的老旧车淘汰新政无疑将对销量提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东四环某比亚迪经销商表示,新政策实施后有望提升店内30%的月销量,对经销商是绝对的利好消息。
但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厂家能否尽快针对淘汰更新老旧机动车《方案》出台细则非常重要。“如果细节出台,一定会对销售造成促进,但现在的厂家方面反映并不积极。”某合资品牌经销商向记者抱怨。
“还要看拿出什么车型,如果本身就是卖不出去的车,给补贴也没用。”而多数经销商更关心的是厂家将对那些车型进行补贴,希望能有一些热销车参与补贴活动。
文/肖波
宝马中国公布企业奖励车型
上周北京市老旧车淘汰更新管理信息系统新增了宝马中国的企业奖励信息,包括MINI、宝马5系、宝马7系、X6等在内,共有89款车辆型号参与,几乎涵 盖了进口宝马的所有车型。宝马中国公布的奖励额度均按照政府建议标准,除宝马1系和3系的三款以及MINI的四款指导价在30万元以下的型号给予6000 元企业奖励,其他车型的指导价均在30万元以上,可享受1万元企业奖励。
宝马中国是目前参与北京市老旧车淘汰更新补贴政策的唯一进口车品牌,也是继北京奔驰后第二个以高端豪华车型为主的品牌。据了解今后还将有更多品牌公布企业奖励车型。
文/格林
如果摇号池人数稳定在65万人
个人申请半年内中签率为15%
截至8月8日24时,第八轮小客车购车指标申请已到期,累计申请数为665793个,本轮新增个人申请仅3万余人,创出新低。摇号池中的总申请数在经历了前几月每月十几万的高速增长后,终于稳定下来,摇号中签概率有望止跌。
据以往经验,每月约有一万余申请人不符合摇号条件,无法通过审核,则本轮参与摇号的总人数将与上月持平。照此发展,今后一段时间内,摇号池中的基数有望稳定在月均65万,中签率约37比1,一个人申请在半年内能够获得指标的概率约为15%。
从去年的数据分析,北京市销售新车90万辆,剔除置换购车的部分,全年对新上牌小客车的需求约在60万左右。由于摇号后每年仅有21万余个人小客车购车 指标发放,无法满足每年新增的需求,在往后的几年内,预计摇号池中累积的总申请数还会增加,目前累积申请数稳定在65万不再走高,只是暂时现象。文/格林
一汽-大众撤“点”影响有限
亚市融资计划未定
迟亦枫明显有些疲倦,作为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的总经理,近期他一直忙于回应有关亚市即将上市的传言。“我只是说目前经销商集团纷纷进入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未来有形市场也应该以上市为目标。”他表示,关于亚市上市融资一事目前没有任何具体计划。
谈到近期一汽-大众撤销二级网点对亚市的影响时,迟亦枫认为,汽车有形市场符合未来汽车流通领域的发展趋势,一汽-大众的现象应该属于个例。
●有形市场将
以上市为发展目标
虽然迟亦枫没有明确表态关于亚市的上市计划,但他认为任何优秀的企业都应以上市为目标。特别是有形市场,在汽车流通领域变革的时期,更应该进行资本化运作,通过上市融资发展壮大。
事实上,在上市融资方面,亚市也将面临不少问题。与经销商集团不同,商户租赁费用是亚市的主要收入来源。尽管亚市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租赁情况良好,但今年北京汽车销售的萎靡已经让二级经销商们苦不堪言。
有业内人士分析,与4S店投资大,经营者通常会坚持一段时间不同。二级经销商属于“船小好掉头”,一旦市场行情不好很容易关门走人。因此,亚市未来的租赁情况有待观察。
而记者在亚市走访中发现,目前进口车展厅销售火爆,豪华品牌和合资品牌4S店销售情况也是不愠不火,但自主品牌明显非常冷清。
●一汽-大众撤二级网点
影响甚微
“2004年汽车品牌管理办法公布后,汽车有形市场已经经历了一次大洗牌,像亚市这样能留存下来的都是有实力的市场。”一汽-大众8月初取消二级网点的举动也使很多业内人士对亚市的未来发展产生疑问,对此,迟亦枫表示,亚市并非首次面临不利因素。
而亚市商务中心部长郭咏也认为,一汽-大众撤走对亚市影响不大,因为很多商户都续租了。而且现在亚市进口车销售火爆,很多品牌还在亚市建了4S店。
但亚市副总经理颜景辉则表示,厂家在出台类似措施时还是应该考虑区别对待。“不要一刀切,而是切一刀,共筑多种汽车营销模式平台,以方便消费者。”他说。
文/肖波
[!--empirenews.page--]●链接●
税制细则制定难点多
业内人士认为,对车价的加价部分征收购置税,在确定计税价格的时候有许多难以界定的地方,征收办法在操作层面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考虑。
普通增配与加价难界定
若只对加价部分征购置税,难以避免消费者和经销商为了避税,达成协议开具装饰美容或增配发票的行为。若对装饰美容和增配不加区分地进行车购税的征收,又抑制了普通的增配需求,或增加了车主增配的麻烦。
哪些部分属车价难界定
业内人士提到消费者购买的音箱、内饰等增配费用本不该属于车辆购置税的征收范围,税务总局为了避免商家将加价的部分开具增配发票从而避税,也将增配和装 饰统一计入计税价格,这难免对一些本与加价无关的费用征收了额外的税。而真正想避税的少数人仍然有办法将价款转移到统一发票之外,比如开具维修费,而对维 修费征收车辆购置税显然不可能实现。
消费者想避税仍可变通
业内人士指出,增收的税负主要负担在消费者头上,若消费者想要避税,仍旧与商家有共同利益可循,而避税的变通方式多种多样,如采用保证金转作其他用途,或先交车再补还加价款等方式,对加价部分的购置税征收难以做到没有漏洞。
什么是车辆购置税
车辆购置税由车辆购置附加费演变而来,现行车辆购置税的基本规范是2001年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人为购置 应税车辆的单位和个人,征税范围为汽车、摩托车、电车、挂车、农用运输车,税率为10%,应纳税额为计税价格乘以税率。
●记者建议●
价外购置税征得好多方受益
征不好反增加消费者负担
对价外费用征收购置税,征得方式好,既能保护消费者权益,又能使车价透明,还能防止偷逃税款,可以使多方受益;而如果征收的方式不得当,不仅起不到制约加价行为的作用,还会给消费者添加负担,对消费者不利。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