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车网 |  广告业务:18638290033 ;联系QQ:380691300 ;新闻QQ:1002345041    
汽车搜索
河南车网 > 行情促销 > 中国汽车业不懂什么是内功

中国汽车业不懂什么是内功

新闻来源:中国汽车界 编辑: 发布时间:2011-08-12 00:00:00 评论:

    河南车网转载: 

如果不能获得技术、品牌等核心竞争力上的突破,所谓的“练内功”,也只不过是嘴皮上练练功夫而已。

在连续几年尽享市场收获的盛筵后,自主品牌汽车今年开始品尝到市场下行的苦酒。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汽车产销数据显示,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从去年的47.35%下降到了目前的44.35%,自主品牌销售同比也下滑0.82%。而这个数据,是在上半年全国乘用车总销售超过670万辆,同比增长高达48%的背景下产生的。

这两年,依赖中国私家车市场的高速增长,以及相关优惠政策,自主品牌汽车活得很自在。但年初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等政策退出,加上部分城市实施的汽车限购政策,直接导致自主品牌汽车销量的下滑,并影响到整个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从更长远的发展前景看,由于合资品牌的产品线纷纷从原来的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下移,自主品牌原来拥有主力成长空间的二三线市场,正在受到快速蚕食。其未来市场的成长性也正在遭到质疑。

针对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提出的疑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不得不再次予以耐心的回答。这已经是连续第三个月,自主品牌成为协会发布会上媒体关注的焦点。而董扬所给出的答案,照旧只有最简单的几个字:练内功。

其实对于“内功”,国内的自主品牌已经喊了许多年了。但什么是内功?如何才能练就内功?恐怕真正下功夫研究过的老总并不是很多。仅仅靠产销量突破、排名第几,并不代表就有内功;盲目地将几家企业并成一个集团、单纯地求大求规模,也不是内功;而换个负责人就换配套厂家,更跟内功搭不上边。如果不能获得技术、品牌等核心竞争力上的突破,所谓的“练内功”,也只不过是嘴皮上练练功夫而已。

内功说着容易,做起来就不是三言两语所能代替的了。“练内功”喊了多年后,我们看到的,依然是合资品牌主打中国市场,出口的主力仍然是低技术含量产品,一有风吹草动,自主品牌就显得力不从心,风声鹤唳。

今年全国“两会”上,笔者采访了三位自主品牌企业的老总,对于自主品牌面临的窘境,他们不约而同地呼吁政府应给予高度关注。几位老总一致的意见是,自主品牌需要的,不仅仅是对市场消费一时的鼓励政策,而更需要通过更严格的行业标准和具体条例,来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促使骨干企业更有积极性提高关键技术,减少那些没有核心技术和产品的企业的生存空间。而现在,许多行业的标准严重滞后甚至没有标准,各企业可以随意发展,这必然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缺失,影响到自主品牌的未来发展。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自主品牌患上了严重的“政策依赖症”,只要某项市场鼓励政策一有变化,企业就茫然失措,束手无策。然而,我们的政府主管部门是否已经看到,对国内汽车企业来说,促进市场消费的政策,实际上只是一种短期行为,能一时救急却不能强身健骨,销售数量上的突破也代表不了企业的内功。

如果不能获得技术、品牌等核心竞争力上的突破,所谓的“练内功”,也只不过是嘴皮上练练功夫而已。

在连续几年尽享市场收获的盛筵后,自主品牌汽车今年开始品尝到市场下行的苦酒。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汽车产销数据显示,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从去年的47.35%下降到了目前的44.35%,自主品牌销售同比也下滑0.82%。而这个数据,是在上半年全国乘用车总销售超过670万辆,同比增长高达48%的背景下产生的。

这两年,依赖中国私家车市场的高速增长,以及相关优惠政策,自主品牌汽车活得很自在。但年初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等政策退出,加上部分城市实施的汽车限购政策,直接导致自主品牌汽车销量的下滑,并影响到整个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从更长远的发展前景看,由于合资品牌的产品线纷纷从原来的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下移,自主品牌原来拥有主力成长空间的二三线市场,正在受到快速蚕食。其未来市场的成长性也正在遭到质疑。

针对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提出的疑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不得不再次予以耐心的回答。这已经是连续第三个月,自主品牌成为协会发布会上媒体关注的焦点。而董扬所给出的答案,照旧只有最简单的几个字:练内功。

其实对于“内功”,国内的自主品牌已经喊了许多年了。但什么是内功?如何才能练就内功?恐怕真正下功夫研究过的老总并不是很多。仅仅靠产销量突破、排名第几,并不代表就有内功;盲目地将几家企业并成一个集团、单纯地求大求规模,也不是内功;而换个负责人就换配套厂家,更跟内功搭不上边。如果不能获得技术、品牌等核心竞争力上的突破,所谓的“练内功”,也只不过是嘴皮上练练功夫而已。

内功说着容易,做起来就不是三言两语所能代替的了。“练内功”喊了多年后,我们看到的,依然是合资品牌主打中国市场,出口的主力仍然是低技术含量产品,一有风吹草动,自主品牌就显得力不从心,风声鹤唳。

今年全国“两会”上,笔者采访了三位自主品牌企业的老总,对于自主品牌面临的窘境,他们不约而同地呼吁政府应给予高度关注。几位老总一致的意见是,自主品牌需要的,不仅仅是对市场消费一时的鼓励政策,而更需要通过更严格的行业标准和具体条例,来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促使骨干企业更有积极性提高关键技术,减少那些没有核心技术和产品的企业的生存空间。而现在,许多行业的标准严重滞后甚至没有标准,各企业可以随意发展,这必然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缺失,影响到自主品牌的未来发展。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自主品牌患上了严重的“政策依赖症”,只要某项市场鼓励政策一有变化,企业就茫然失措,束手无策。然而,我们的政府主管部门是否已经看到,对国内汽车企业来说,促进市场消费的政策,实际上只是一种短期行为,能一时救急却不能强身健骨,销售数量上的突破也代表不了企业的内功。
 

自主品牌汽车要想更长久地在市场上立足,必须要在培育核心技术和品牌上下功夫才行。政府主管部门也必须转换思路,改变目前“市场救火”的政策指导方针,制定出更科学、更利于促进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发展政策。

这,才是自主品牌的希望所在。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本文导航

汽车团购报名(购车微信号:380691300 团购QQ群:339523925)
团购车型(必填)
团购车型(必填)
您的姓名(必填)
手机号码(必填)
请正确填写11位手机号码
所在地区
备注

您有任何购车疑问都可以填写在这里(包括价格、保险、上牌等等问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