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汽车出口或创新高
河南车网转载:商务部产业司副巡视员刘少军日前在“第二届中国品牌汽车博览会”指出,今年以来,中国汽车出口实现快速增长,基本恢复至金融危机前的增速,并有望超过2008年时出口量的最高点。
刘少军向本报表示,当前中外汽车产业结构性互补的格局尚未改变,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国别主要是中东、拉美和非洲等地的发展中国家,尚未与跨国公司形成正面竞争。今年1至5月中国汽车出口29.9万辆,同比增长53.8%;出口金额36.3亿美元,增长47.7%;特别是对俄罗斯和巴西出口分别同比增长6.1倍和6.9倍。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方面,中国自主品牌虽有进入,但仍受到技术指标、售后服务标准、知识产权认定证等因素限制。
首5月出口巴西增6.9倍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陈建国指出,中国的自主创新、自主品牌正面临“三化”问题,即政治化、妖魔化、神秘化。“现在一谈到自主,外资就紧张,误以为被排斥。其实自主品牌属于经济范畴,即企业设法生产自己的品牌,拥有技术、商标的价值,实现金融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转化。没有自主品牌,就永远是金融资本,必须与他国的产业资本合资,为其技术、管理等对应的附加值付费。”
自主品牌面临“三化”问题
刘少军表示,全球汽车市场空间巨大,汽车产品贸易占全球货物贸易的比重近10%,而中国汽车产品出口在世界汽车产品贸易中占比不足2%,仅占中国汽车总产量的3%左右。不过中国汽车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仍具有较强价格优势和竞争力,整体实力也保持了良好上升的势头,汽车将是中国自主品牌出口增长潜质最大的商品。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指出,当前中国乘用车市场的70%为外国品牌占领,自主品牌收回市场的难度很大。中国自主品牌须由“走出中国”到“走入国际”,即在当地建设销售网络,提供售后服务,由机会型增长转为能力型增长,真正把握当地市场。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