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汽车市场分析预测
河南车网转载:
今年上半年,全国汽车市场产销增速放缓,价格稳中有降。预计后期在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以及宏观政策保持稳定情况下,汽车价格稳中下行趋势仍将延续。 一、上半年汽车市场价格情况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监测,上半年国产汽车价格总体稳中下降,6月份价格比去年末下降0.36%,累计比去年同期下降1.16%。 乘用车价格降幅略深。上半年乘用车价格跌多涨少需求减弱,至6月份价格比去年末下降0.55%,累计比去年同期下降3.26%。其中,基本型、运动型乘用车与微型客车价格分别比去年末下降0.98%、0.19%和0.16%,累计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34%、4.56%和1.21%。 商用车价格小幅波动。上半年商用车价格比去年末略降0.14%,累计比去年同期上涨1.47%。商用客车与商用货车价格走势各异,今年前6个月商用客车价格比去年末下降0.57%,累计比去年同期下降0.19%,其中,大型客车价格比去年末下降0.96%,轻型客车价格比去年末上涨0.56%;商用货车价格比去年末上涨0.13%,累计比去年同期上涨3.89%,其中,轻型货车价格与去年末持平,重型货车价格比去年末上涨0.55%,中型货车价格比去年末下降0.48%。 另外,今年以来进口汽车价格总体上涨,不同车型走势出现分化,6月份价格比去年末上涨0.77%,累计比去年同期上涨3.98%。其中,进口轿车价格比去年末上涨0.45%,累计比去年同期下降5.08%;进口越野车价格比去年末上涨1.09%,累计比去年同期上涨15.38%。 上半年车市下跌,主要是受政策退出与市场自身内生动力双重因素影响所致。首先,在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燃油价格居高不下的市场环境下,鼓励优惠政策的退出不仅使得消费者购车支出成本增加,同时也降价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导致持币待购心态转强。并且,去年底为赶政策末班车大量潜在消费群体提前了购车计划,寅吃卯粮的行为也是导致需求下降的又一诱因。其次,从市场自身发展运行规律来看,过去10年国内市场由小到大产销持续升级,由于汽车生产资金需求较大,生产周期较长,对市场变化反映相对滞后,2000 2007年市场产销以每两年为一周期呈阶梯式增长,2000 2001年产销增速均约13%,2002 2003年产销增速分别为39%、37%与37%、35%,2004 2005年产销增速分别回落至14%、13%与15%、14%,2006 2007年产销增速再次分别升至27%、22%与25%、22%,2008年受钢材涨价推动成本上升以及金融危机减缓需求等因素影响,产销增速首次不足两位,分别降至5.21%与6.70%,2009 2010年在鼓励政策利好刺激下产销增速又创下48%与32%的高速,因此,2011年即使排除政策退出因素按其自身内在规律,市场也会增速放缓,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毕竟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不可能是无限的,涨跌起伏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市场在经过连续两年的超高速增长,产销基数达到1800万辆,已接近2000万辆大关,出现短期的回落,进入平稳增长修整期亦在情理之中。并且,过去10年年均近25%的增速,放眼当今全球车市亦是绝无仅有难出其右的。 |
一、上半年汽车市场价格情况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监测,上半年国产汽车价格总体稳中下降,6月份价格比去年末下降0.36%,累计比去年同期下降1.16%。
乘用车价格降幅略深。上半年乘用车价格跌多涨少需求减弱,至6月份价格比去年末下降0.55%,累计比去年同期下降3.26%。其中,基本型、运动型乘用车与微型客车价格分别比去年末下降0.98%、0.19%和0.16%,累计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34%、4.56%和1.21%。
商用车价格小幅波动。上半年商用车价格比去年末略降0.14%,累计比去年同期上涨1.47%。商用客车与商用货车价格走势各异,今年前6个月商用客车价格比去年末下降0.57%,累计比去年同期下降0.19%,其中,大型客车价格比去年末下降0.96%,轻型客车价格比去年末上涨0.56%;商用货车价格比去年末上涨0.13%,累计比去年同期上涨3.89%,其中,轻型货车价格与去年末持平,重型货车价格比去年末上涨0.55%,中型货车价格比去年末下降0.48%。
另外,今年以来进口汽车价格总体上涨,不同车型走势出现分化,6月份价格比去年末上涨0.77%,累计比去年同期上涨3.98%。其中,进口轿车价格比去年末上涨0.45%,累计比去年同期下降5.08%;进口越野车价格比去年末上涨1.09%,累计比去年同期上涨15.38%。
上半年车市下跌,主要是受政策退出与市场自身内生动力双重因素影响所致。首先,在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燃油价格居高不下的市场环境下,鼓励优惠政策的退出不仅使得消费者购车支出成本增加,同时也降价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导致持币待购心态转强。并且,去年底为赶政策末班车大量潜在消费群体提前了购车计划,寅吃卯粮的行为也是导致需求下降的又一诱因。其次,从市场自身发展运行规律来看,过去10年国内市场由小到大产销持续升级,由于汽车生产资金需求较大,生产周期较长,对市场变化反映相对滞后,2000 2007年市场产销以每两年为一周期呈阶梯式增长,2000 2001年产销增速均约13%,2002 2003年产销增速分别为39%、37%与37%、35%,2004 2005年产销增速分别回落至14%、13%与15%、14%,2006 2007年产销增速再次分别升至27%、22%与25%、22%,2008年受钢材涨价推动成本上升以及金融危机减缓需求等因素影响,产销增速首次不足两位,分别降至5.21%与6.70%,2009 2010年在鼓励政策利好刺激下产销增速又创下48%与32%的高速,因此,2011年即使排除政策退出因素按其自身内在规律,市场也会增速放缓,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毕竟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不可能是无限的,涨跌起伏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市场在经过连续两年的超高速增长,产销基数达到1800万辆,已接近2000万辆大关,出现短期的回落,进入平稳增长修整期亦在情理之中。并且,过去10年年均近25%的增速,放眼当今全球车市亦是绝无仅有难出其右的。
二、后期汽车价格走势预测
根据当前形势判断,预计三季度汽车销量会出现缓慢回升,市场将由政策推动的偏快增长向平稳增长过渡。汽车价格在供求关系不会发生太大改变情况下,随着竞争的加剧以及市场重心逐渐向二、三线城市下沉等因素影响,将延续稳中下行态势。
继今年4月份全国汽车产销同比首次出现下降,5月份汽车市场依旧低迷,产销同、环比继续回落,至6月份汽车产销趋稳回升。上半年,汽车累计生产销售915.60万辆和932.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48%和3.35%,增幅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下半年,在国民经济稳健向好与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下,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但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大,致使下半年增速仍会较缓。
从消费结构看,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汽车消费已逐渐由城市转向农村,不断加快进入家庭的步伐。但由于近年我国车市快速发展,多数大中城市交通体系难以承载急剧增加的汽车数量,城市交通拥堵严重以及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早晚上下班高峰拥堵或遇雨雪天气甚至出现全城交通瘫痪等问题,因此导致部分一线城市出台了限行、限购等政策措施以减少汽车消费缓解交通压力。目前,一、二、三线城市市场份额比约30:40:30,一线城市市场已趋于饱和,在继续向二、三线甚至更低级市场下沉。据统计,从2001年到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实现了增长翻番。2010年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增幅更是首次超越城镇居民,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109元和5919 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实际增长7.8%和10.9%,同比回落2.0 个和提高2.4个百分点。而现阶段,北京每千人汽车拥有量已超过300,虽不足日本和欧美等国的一半,但远高于世界每千人平均120多辆的水平。二线城市千人汽车拥有量多数不足100辆,而占全国人口总数62.9%的三线城市千人汽车拥有量仅为20辆左右,需求潜力十分巨大。但由于二、三线城市消费水平较一线大中城市仍有很大差距,对汽车价格变化较为敏感,价格的需求弹性较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汽车价格的上涨。
另外,季节性降价因素也不容忽视。四季度由于接近年底,消费者持币待购预期降价心态逐日转强,厂家迫于库存压力以及回笼资金考虑,也将采取降价促销刺激需求的释放。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