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车网 |  广告业务:18638290033 ;联系QQ:380691300 ;新闻QQ:1002345041    
汽车搜索
河南车网 > 汽车大佬 > 赵英:新能源合资限股比还可进一步细化

赵英:新能源合资限股比还可进一步细化

新闻来源:搜狐博客 编辑: 发布时间:2011-06-22 00:00:00 评论:

    河南车网转载:前一段时间,据有关报道,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准备在外资进入中国,设立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合资企业时,规定合资企业中方至少占百分之五十的股比。在轿车合资企业中设立的股比规制,又将出现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合资企业中。有关专家对此也进行了探讨,多数专家认为有规制之必要。

    以上政策的制定,说明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深入,促使政府机构在考虑更加细致、具体的政策,也表明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是相关的关键汽车零部件,而我国汽车工业及其他相关工业在这方面的本身并不是那么大。

    笔者赞成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建立合资企业时,设置股权规制。但是,笔者对这类政策的有效性又有几分疑虑。

    首先,如果设置这类规制后,有关跨国公司只是在我国组装新能源汽车整车,并同时进口关键零部件,怎么办?我国在汽车零部件关税进口方面的关税已经不是有效保护关税,况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在实物上表现为电池、电机、电子系统等,难以纳入汽车零部件纳税范畴。

    其次,这些零部件从分量上并不太重,运输成本不高,再加上跨国公司一定会作为核心能力予以保存,如果不能独资或控股,长期进口是符合战略利益的。

    再其次,如果出现合资的中方只是金融资本或商业资本(就像最近庞大介入萨博)即便占有了百分之五十的股比,又能如何?实际控制权还是外方掌握,也学不到技术。只不过帮助外方卖产品而已。

    最后,实际上这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已经不在传统汽车工业内,分别属于电池行业、电机行业、电子行业。这些产业的企业是否有能力与合资方分庭抗礼?合资后的商业模式又是什么?有待观察。

    鉴于以上担忧,我认为政府部门在制定有关政策时,还可以进一步细化,想得周全一些,以便有效操作。

    从整车设置股比规制的效果看,要获得真正的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还是要靠中国企业自己的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还是要在制定扶植和鼓励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研制有关政策方面多下功夫。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本文导航

汽车团购报名(购车微信号:380691300 团购QQ群:339523925)
团购车型(必填)
团购车型(必填)
您的姓名(必填)
手机号码(必填)
请正确填写11位手机号码
所在地区
备注

您有任何购车疑问都可以填写在这里(包括价格、保险、上牌等等问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