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总部高管:德国设计写在车上足够了
河南车网转载:虽然保时捷中国极力否认国产的消息,但是远在德国的保时捷总部高管还是表达了即将国产的意愿。近日,保时捷全球主席兼首席执行总裁穆伦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把‘德国保时捷设计’写在车上就足够了,我们也不是非得在德国生产所有汽车。”这种表述被认为是对“保时捷从未走出德国”这句话的正式回应。
无独有偶,就在近期,萨博、斯巴鲁、莲花以及陆虎等一些产量相对较少的高端品牌,也正在抓紧计划走出本土市场,逐渐把一些产能向以中国为主的新兴汽车市场转移。对于这些高端品牌而言:抓住未来的市场,就是抓住了今后发展的命脉。
否认的原因是担心销量
实际上,早在今年年初,保时捷就对国内媒体一则“保时捷国产”消息反应强烈:保时捷从未有过类似的表述。在保时捷内部,集团劳资协议会主席胡克坚决反对在国外生产汽车,他多次表示,保时捷不仅应该在德国生产,而且也必须在德国制造。
但是这种回应也许过于急切,让很多人认为“像保时捷这样的品牌几乎没有国产的可能”。而据保时捷内部人士之后承认,当时,保时捷中国是担心国产的消息对于中国销售会造成损害。而实际上,保时捷中国根本无法给出其不国产的充分理由。当然,保时捷品牌的拥趸者认为,保时捷不国产的另一个原因是担心国产之后制造工艺下滑,但这也许有些自欺欺人。
等车、加价,保时捷在中国卖疯了
依据今年前5个月销售实际状况,保时捷已经能够提前预计全年在中国市场销量将接近3万辆,远超过美国市场。而2010年全年保时捷在中国销售接近1.5万辆,在美国销售超过2.5万辆。
在中国市场,保时捷最为畅销的车型为卡宴和Panamera。一位中国客户的购车经历也许能够说明保时捷在中国市场有多么畅销。这位客户计划要购买一新款保时捷,但是按照预订程序,他至少要等8个月才能拿到现车,要提前拿到现车,需要加价16万-25万元。而在几个月过后,他又被经销商通知已取消全年的购买预订,这让很多保时捷车迷有些撮火。不仅仅是保时捷,几乎所有的高端品牌在中国市场今年的销量都达到了平均40%的增长,就连年初还出现负增长的奥迪品牌,今年5月份的销量再次回到了2.4万辆,增长幅度超过45%。这让很多豪华品牌对中国汽车市场充满信心。
保时捷的新战略转型
按照保时捷最新计划,到2018年,保时捷全球销量将达到20万辆,而要实现这个销量,中国和美国是其最为重要的市场。外界评价,这是保时捷一次重要转型,但是实际上并不是保时捷历史上唯一一次转型。
作为德国最为重要的跑车品牌之一,保时捷因为销量原因在当年曾一度捉襟见肘,正是其后来SUV车型卡宴的推出,才逐步让这个曲高和寡的品牌最终缓过神来。当然保时捷也因此付出“代价”,美国权威机构品牌统计当中,已经把保时捷从超豪华品牌中删除,原因是其卡宴售价低于200万元,且占据其销量的大部分。
但是保时捷从中的获益是显而易见的,以至于保时捷随后再次推出针对中国市场的四门轿跑Panamera,而且其小型越野车Cajun也计划投入生产。可以想象,一系列变革中的好处只有保时捷内部人员能够深切体会。
对于保时捷而言,大幅度提高销量是其战略转型的重要部分。穆伦表示,保时捷试图通过扩大生产实现销量的提升。
目前,保时捷在德国斯图加特附近的祖文豪森和莱比锡两个工厂生产汽车,其中祖文豪森主要生产保时捷跑车(911系列),日生产140辆;莱比锡生产卡宴和Panamera,日生产380辆,即使两个工厂全部满负荷生产,年产量也仅能达到12万辆,无法满足日益增长迅猛的市场需求,因此尝试在本土之外生产就成为其战略转型重要部分。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