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车网 |  广告业务:18638290033 ;联系QQ:380691300 ;新闻QQ:1002345041    
汽车搜索
河南车网 > 汽车大佬 > 李安定:中国汽车,“换一种活法”

李安定:中国汽车,“换一种活法”

新闻来源:新华网 编辑: 发布时间:2011-05-12 00:00:00 评论:

中汽协公布的数字表明,今年4月,全国汽车产销环比下降15%以上,这是两年多以来。中国汽车业产销首度双双出现负增长。这一信号提示,年初预计的今年10%到15%的保守增长有可能落空。
在前两年的国际金融海啸中,国家对扩大汽车消费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汽车产量逆势而上,连续两年以30%以上的大幅增长一路狂飙。2010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1826万辆,超过了世界汽车头号大国美国的历史最高年产量。是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达到8500万辆,与30年前中国汽车保有量350万辆相比,整整增加了25倍。
中国已经跨入了汽车社会的门槛。在享受着汽车带来的文明、财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要面对拥堵、排放、能源消耗的负面挑战。据统计,目前全国约15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113个重点城市中仍有13以上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在部分大中城市,机动车排放上升到与煤烟型污染、沙尘并驾齐驱的大气污染主要来源。公众对于汽车大幅增加带来的负面效应持越来越强烈的批评态度。
新年伊始,热热闹闹地谈论着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中国汽车业,收到的第一件年礼,却是北京市开始实施的治堵新政
北京的限购只不过是打响了第一枪,其他大城市或迟或早总会跟进;在国家层面,汽车业逐步退出了保增长的宠儿地位,各种轿车消费鼓励政策戛然而止;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媒体,再次加强了对汽车业的监管和批评力度,各种排放和质量标准将日渐严厉;连过去两三年,为了招商轿车项目,情愿白给土地的地方政府,也纷纷变了脸,终结了轿车厂家圈地扩能的美梦。在全球范围,石油已经冲破了100美元一桶的两年新高,各国对节能减排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得难以企及;东日本大地震和核泄漏,造成诸多汽车关键零部件厂停产,给国内汽车厂家带来的制约,远远不是几家日系车必然的减产。
种种迹象表明,以2011年为界,中国轿车业在方方面面的呵护下,高歌猛进持续10年的井喷式高速增长已经告一段落。
所谓世界汽车强国,起码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国际知名度的响当当的企业和品牌;二是游刃有余地掌控着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三是持有汽车业的核心技术和洞悉汽车业未来发展趋势。
这三个条件实现难度有多大?离我们有多远?靠一个号召,靠企业一哄而上的大跃进,靠所谓学者和热心的网民们的鞭策,就想在三五年里一蹴而就,恕我直言,那只能是又一次画饼
汽车诞生到今天,刚刚庆祝了125年的诞辰,可是称得上汽车强国的,也不过美国、德国、再加一个日本;意大利、法国,名车、名厂不少,历史也悠久,但是还算不上汽车强国;韩国,还咬着牙苦苦努力;所以中国还是先把汽车大国的内涵好好补课,强国梦应该是中国汽车今后几十年的奋斗目标。
看来中国汽车到了换一种活法的转折点,或者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如果中国轿车厂家,仍然作直线思维,一味盯死在无限扩充产能上,把总产量排名位置看得过重,甚至诸多集团,纷纷把收购落后微面企业的产能,当作总产量能够迅速翻番的灵丹妙药。后果实在令人担忧。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本文导航

汽车团购报名(购车微信号:380691300 团购QQ群:339523925)
团购车型(必填)
团购车型(必填)
您的姓名(必填)
手机号码(必填)
请正确填写11位手机号码
所在地区
备注

您有任何购车疑问都可以填写在这里(包括价格、保险、上牌等等问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