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破局 自主品牌PK华系车
河南车网转载:随着4月上海车展落幕,二季度汽车销量降温,中国车市迎来新一轮平稳调整期。在大环境趋冷的情况下,市场竞争将显得更为激烈!在之前的“莫谈国车”事件中已经受伤的自主品牌如何在车市变冷的情况下破冰突围,成为新的问题所在!同时,在上海车展中异军突起的以东风裕隆为代表的华系车系是否能在不乐观的车市变革中实现赶超,重塑中国车系形象,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汽车行业的关注焦点。
自主品牌与华系车,从来不是一个矛盾体!但他们的区别与演变却决定了中国集群汽车品牌在下个阶段的竞争地位。正所谓“修身治国平天下”,要在新市场大环境下振兴中国汽车,需要从“内”做起,通过自主品牌与华系车的比较可见未来梗概。
造车理念之分:出发点决定高度
二十多年来,“以市场换技术”一直是自主品牌的发展模式,其基本出发点是立足“模仿”和“沿用”,从汽车造型到整车核心技术,都是依托外资,跟随外系车的步伐,模仿和沿用外系车的设计理念和关键技术。
这个阶段,曾出现过一句让国人引以为豪的造车壮言:汽车就是四个轮子一张沙发!在国外耗费巨资研发造车技术的情况下,“四个轮子一张沙发”让国人觉得汽车制造不过如此,夜郎自大之风由此让中国的自主品牌多年失语,造车的汽车一直处于“经济型代步工具”阶段,其质量、技术自不敢说。
作为中国汽车的起步阶段,蹒跚学步、走模仿之路无可厚非,付出一定的市场代价也让人觉得“值”,但正因为基于“模仿”和“简单化”的造车理念,让二十多年来的中国车市付出高额代价,换来的却是微不足道的进步。
对汽车来说,起点决定了终点,造车理念决定了中国汽车之路能够走多远、多高!上海车展期间,以东风裕隆等为首的中国车企摆脱“模仿”思维,提出“以对人的洞察为原点,通过智慧技术和服务满足人类各方面用车需求”的华系车造车理念,将中国汽车带向了另一个起点和高度。
与自主品牌相区别,华系车的造车理念是从“单纯模仿”转入“对人车生活的洞察与关怀”,不再是引用外资已经落后的车型和技术,而是通过融合全球技术独创自己的设计理念和研发技术;不再是跟随合资车的步伐,而是站在与外系车平行的竞争起点,寄希望走出真正的属于华人独有的汽车“智造”之路,以抗衡和赶超欧美日韩车系。
核心价值之别,内涵决定深度
对一直以模仿为主的自主品牌而言,无所谓具备自己的核心价值,或者是企业品牌的核心价值不清晰、缺乏个性、品质气质趋于雷同,无法占据市场消费者的心智。
在无品牌核心价值的情况下,自主品牌靠的是廉价的产品和大规模的广告投入,让所谓的“代步工具”占据低端车市场,维持了这些年利好环境下的生存。但对于已经或即将出现的冷环境大竞争的全球车市,仅有低端经济产品而无品牌价值的自主车企来说,要想开辟一条康庄大道几乎没有可能。
除了造车理念的进化之外,华系车与自主品牌的另一个突出区别在于:华系车提出了自己的核心价值——智慧,并在上海车展上通过纳智捷品牌展现出该核心价值的魅力所在。
按照丰满华系车内涵的东风裕隆的理解,所谓的“智慧”是展现在从赏车、选车、购车、开车、养车等一系列过程,通过对人车生活需求的智慧洞察,集合全球科技智慧结晶,通过对车辆的IT智能科技装备,并以高度人性化的服务满足消费者与品牌接触的全过程。据说,在纳智捷台湾地区的生活体验馆中,很多消费者体验完这个过程后的下单率接近80%,真正做到了从服务上让消费者彻底感动。
体现在产品上的智慧,则主要是纳智捷的IT电子智能科技装备。众所周知,车联网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台湾是全球IT电子基地,东风裕隆充分结合大趋势和有利环境,大力发展汽车的电子化,在纳智捷车型上装备THINK+云端平台,同时配有只在50万以上高级豪华车上才出现的Side View+车侧安全影像辅助系统、Night Vision+高感光夜视辅助系统、LDWS+行车偏移侦测警示系统等高科技智能配置,全方位保护车内乘坐人员的安全和舒适、便捷。
不可否认,华系车“智慧”核心价值的出现,一方面让中国汽车形象有了鲜明个性和清晰定位,另一方面也将中国汽车与欧美日韩车系做出了区隔,以高瞻远瞩的目标将中国汽车放在了全球汽车的同一个竞争平台。
得智慧者得天下!从自主品牌到华系车,贯穿造车理念及产品结晶的华人“智慧”有望实现未来各种车市竞争中的破冰突围!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