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凯斯:充电设施不配套影响新能源车推广
河南车网转载:谢谢你们,我很高兴能够在这里给大家演讲!我只会一点点普通话,现在我开始说英语。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个会议,代表通用公司做演讲。我们来谈一下对于低碳运输在中国通用的看法。可以看出关于些趋势的方面。首先是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可以看到全球现在有12亿车辆,到13年将达到13亿。中国总的车辆保有量将持续上涨。全球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中国的城市化率会从47%到2015年的达到51%。2030年会达到75%至80%。
另外在全球特大型城市里都会出现,我们正在慢慢适应这种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也给我们带来了些挑战。前面嘉宾谈到在能源消费方面,二氧化碳排放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在未来20年里这挑战会变得越来越大。除了能源和环保以外,我们还会有安全性能和堵车方面的挑战,在中国来看,行人道上有很多的交通事故,会造成人员伤亡。
燃料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浪费,这是我们行业和社会必须要面临的挑战。
我们在技术上可以采用一些措施来看,如图所示,对于现在内燃机、发动机采用一些技术,现在也和我们的合作伙伴上汽一起合作来研发下一代的发动机,会不断地去做,开发出发动机来适合不同的燃料,不管是天然气,还是生物燃料,都非常高兴能够与宝钢合作,从技术角度来找到成熟发动机的研发路线。但我重点还是今天想谈一下电气化的问题。
我们觉得电气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车展上这种系统能够支持低度混合动力的解决方案,它能够节省5%的燃油。这产品今年晚些时候会在中国推出。我们主要的车型是雪佛莱,晚些时候会出来,是为环保来设计的。我们也早早地把电动汽车推向了市场。虽然基础设施还没有完善,我们特意把充电插头插到250伏的电源里,使它能够行使80公里,这是汽油和电结合的很好解决方案。
在日常通行当中不需要汽油,上周在杭州有一个交通事故,我这里会重点地讲一下车的安全性和它的电池问题。把电池集成到一个电池包里,从外部来买电池,来自于LG。把电池集成到电池箱里,这非常重要。电池池组设计是按照生命周期来设计。它有一个控制良好充电的顺序,对每一块电池来说。另外对电池充电时候的热钻探也会进行控制,使得充电过程是在中间区间。因此这个车也能够在各个不同的气侯条件下从哈尔滨到广州,从中能够进行操作。美国年度设计历程是10万英里。这个电池为客户有着充分的考虑,同时也非常注重安全设计,以确保无事故。
接下来我想从当今公共设施来讲,面对变化面临的挑战。对于雪佛莱充电所面临的挑战。在街道或者是路上的挑战。公共的充电设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这里给大家一个概念。先说一下电和燃料的问题,把他们进行一下比较。
左边是汽油的价格,它跟驾驶的方式有不同的关系。我们行使成本每英里需要7到13个美分。在里面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对于Volt进行充电的话最多只需要4块钱左右,就是8度电,8块钱,如果要把设备本身的钱赚回来的话会比较难,因为充电一次只有4块钱。这种情况下,国家电网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另外是物理学方面的挑战。电池能量密度对使用于汽车上来说并不是很高。我们在电池方面已经从氰酸向其他的技术做出很大的进步。但它的能源密度仍然比汽油要低。所以我们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话,电动汽车就需要不同的设计。氢能源电池的汽车来看,还不断在地燃料电池上做进一步的努力,期待在2015年里实现比较大的突破。
再讲一种新的电池汽车,这是在广州车展上亮相的汽车。这个汽车是在中国发展的,跟上汽一起合发。工程是亚太地区汽车技术研发中心。电池重20公斤,里程非常长,我们对它进行了试驾,想跟大家分享我们的试驾体验。这是混合动力汽车,跟我们雪佛莱Volt是不一样的架构,我们跟上汽一起合作开发了这个车型。也是这个技术研发中心开发的。在上海世博会上我们给大家展示另外一个概念车,这个概念太超前了,但非常适应当前的城市环境。优点在于碳足迹非常小,非常低,不需要太大的电池。而且它还有很多其他的益处。这个汽车在驾驶时候驾驶员可以做其他的事情。而且它可以是一直联网的。
还可以自动地智能停车,另外它可以适用任何的驾驶人员,比如盲人、残疾人,因为有了概念车,这些残疾人可以进行自由的移动行。因为车小,所以不会造成交通拥堵的问题。此外,由于它实施联网,所以可以随时地了解到路矿。
这样的概念车非常受人瞩目。我们最终的远景是如果能够开发出一个不用汽油,没有排放,不会发生事故,不拥堵的车,这是我们的最终愿景,而且这样的车能够为人带来更大的驾驶乐趣,更时尚。
我们也为这个愿景设定了一条路线图,引领我们走向这个愿景。在这个路径图中可以看到有混合,有燃料电池,还有跟汽车之间的联网性。刚才给大家看的概念车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一个非常小的电动汽车。
要使得这个园景得以实现,需要很多工作,与政府机构、汽车厂商,以及零部件的供应商,再就是基础设施商之间的合作。之前演讲者也谈到了这些商都承担了这些责任,我也非常同意这一点。
我演讲到此结束。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在这里做演讲,希望大家在上海车展中来参观我们的展台。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