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车网 |  广告业务:18530998050发稿 ;联系QQ:380691300 ;新闻QQ:1002345041    
汽车搜索
河南车网 > 汽车大佬 > 饶达:中国汽车行业的宏观管理一团乱糟糟

饶达:中国汽车行业的宏观管理一团乱糟糟

新闻来源:搜狐汽车 编辑: 发布时间:2011-04-21 00:00:00 评论:

    河南车网转载:

    主持人:觉得今年上海车展和往年车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您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呢?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今年大家更务实一些,有些车展的规模比去年车展,比如说自主品牌,原来搞了很多概念车,现在少多了,这方面我觉得是一个进步。另外一个就是听说最贵的车四千多万。完了以后说车展还没开始就卖了,去年是两千万多的车,车展刚开始就卖了。所以看来中国汽车的能力,特别是这个大块,购车方向的剧变,确实很大。另外今年我一个感觉就是以各种各样形式在记者日来的人,相比北京去年的情况要少一些。

    主持人:更规范了还是更?

    饶达:我觉得管理更规范了,可能是你要想走后门、大概难度很大了。

    主持人:主要这几个比较深的印象?

    饶达:另外发现所有的豪华车,国外所有豪华车基本都来了。这表明中国大款的消费不限在宝马奔驰上,在往更高的层面走,表明了豪华车对中国市场更加重视。另外国内在车展期间,很多车的发布,虽然今年市场势头下来了但是发布情况仍然热火朝天。新车还是很多。所以我个人认为,中国汽车工业在今年比去年实质上在技术进步方面,又往前走了一步。

    主持人:但是今年大家都在炒新能源的概念,因为新能源已经持续热了好几年了,很多论坛,包括全球制造商年会第一次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在举行,这是第一次放到中国来,他们的主题也是新能源、可持续发展这块对于新能源这块发展到什么程度了,您怎么看?

    饶达:新能源去年国家发布的数据,今年发布的数据说去年生产了7000多辆,包括混合动力,也包括大客车的混合动力,总共生产了7000多辆,但是这7000多辆里,混合动力我个人觉得,这7000多辆高混极少极少的,大家都是趁这个热乎劲赶这趟班车,但是真正扎扎实实的工作,比较少。去年比亚迪只销售了400多辆新能源车。400多辆数量比较少,我也去问了一下,我说为什么销售那么少,他说核心是基础设施不匹配,他不敢,因为没有基础设施、晚上不能充电,F3DM车没有充电功能省油的作用和降低使用成本的作用就小得多了。这种情况下对它们的形象有影响的。但是现在他说我可以给你装两个充电庄,你只要肯花钱,一个家里一个办公室,但是很多人没办法,他住到七楼八楼十几楼,公共场地要没有固定车位的话也没法装,要住在十楼八楼让供电局给你接根线难度太大,从自己家接线,从十楼八楼拉一根线往地面买,碰到水泥怎么办?一系列的问题让他们不敢大规模的卖。

    主持人:主要是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这方面也需要政府来投入?

    饶达: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现在大规模卖,大概也卖不多,为什么呢?买这个车的人都是冒风险,这个电池甚至可能比车价钱,除了电池以外的其他设施,这个电池可能更贵,如果寿命不行的话,那么使用成本就更高了,两年换一个电池、一个电池五六万甚至更高。所以总得有个先吃螃蟹的人。比亚迪在深圳,出租车试运行,但是出租车跟F3DM还是两回事,那个是纯电动的,这个是插电式混合动力。

    主持人:是不是有点像沃兰特的、通用那款小车?

    饶达:插电式混合动力,它的电池容量,因为它生产的电池,它电池容量比通用大。在这种情况下,纯电动行驶如果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能走一百公里。

    主持人:是不是看过比亚迪的工厂?很多媒体说都想去看,但是不对外。

    饶达:工厂没看过,但是那个车我试过三次。在深圳。我亲自驾驶的,我甚至要让它一个工程师来陪着我,我还要提一些问题,但是试驾跟长期使用是两回事,这个车从试驾角度来说,加速性都非常好。但是用户是最实惠的,要想让用户买,首先要了解你这个电池,因为全世界混合动力技术基本上没问题了,关键是成本问题,插电式混合动力成本稍微低一点,但是你这个电池容量要比其他的都大,你这个电池要坏了,用户就很担心了。所以得让用户放心,必须经过大规模实验,证明它这个电池好。这也需要过程。你就是在出租车上,也得两年确实它没坏,所有的,比如说现在40多辆、50辆电动车,都没坏,证明电池做得好,大家敢买,否则的话,包括我也不敢买。

    主持人:所以当时有一种观点,一方面还是应该发展新能源汽车,但是另外一方面对传统的内燃技术还是应该跟进?

    饶达:对。我个人觉得,新能源车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为什么呢?咱们现在一年1800万辆的销量,十年就是1.8亿,车平均寿命大概12年左右,我们十年以后,就一点不增长,汽车市场一点不增长,保有量从现在的9千万辆涨到2亿。就是因为我们发展太快了,去年就是增长了1400多万辆的保有量,今年估计要增长最少1300万辆,这样的增长,今年能超过一个亿,这样的增长,我们的石油消耗是增长更快。今年的一二月份石油工业炼油增长了12%,你想这个数字增长下来,全世界哪有那么多油啊?我零增长的情况下接近美国的汽车保有量水平,另外我跟美国又不同的是,我有很多,比如说小船、小手扶拖拉机、水泵、这些东西都用柴油机,最后我可能跟美国油耗差不多,美国一年7亿多吨油,我们现在用4亿多吨,平均一年增加三千万吨石油,全世界增量也没有这么多,这样必然造成油价大幅度上涨,这样也有好处,涨到一定程度,新能源车的市场会更好。

    主持人:就因为汽车在这么膨胀的情况下,因为上海很早开始限牌,但是是拍卖的,北京也出现这种摇号,这样对汽车的发展是双刃剑作用吗?还是更市场化一些吗?这方面的声音一直不一样的。

    饶达:这个拥有九年乘用车,从72万多辆一下涨到1133万辆,九年涨了15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就遇到了很大的问题,我们乘联会两年前就已经就承受力的问题提出警告,实际上国家政策也有失误,比如说2008年,油价已经下降了,12月份市场已经开始回升了,在这种情况下2009年连续三个财政补贴的优惠政策,去年这三个还继续,结果就把汽车的市场从938万辆一直两年时间涨到1806万辆。这绝对是世界奇迹,以后空前绝后了。这种状态社会承受力马上就表现出来了,承受不了。堵车、交通事故、中国交通事故全世界第一,一年要死八万多人,伊拉克战争打了十年也就是死了八九万,我们一年光交通事故就死这么多。你说国家肯定要把这三个政策取消。但是取消了以后还有一些堵车特别严重的,他要采取措施,但是采取什么措施呢?如果大家,因为不管摇号还是拍卖,都是一种不公平。对消费者来说是不公平,为什么呢?摇号的,它只不过是个运气就能买车,我想买车,我没那个运气就买不了,这是一种不公平。拍卖也是一个不公平,有钱的人可以买车,没钱的人就不能买车。我想买个A0级轿车,拍卖的钱比轿车还贵,所以也是一种影响。从国家政策来说应该遵守宪法公民平等,但是这种做法,是肯定有问题的。也说明了中央对调控没有经验。因为谁都没想到会汽车市场这么高速增长会出现这么严重的问题。

    主持人:或者他们想不到怎么预料到、采取什么措施。

    饶达:因此三项政策取消,加上摇号、限牌、拍卖、提高停车费,最后造成今年的市场大幅度下降。

    主持人:那天论坛上当时工信部副部长也提到这个问题,不可能让你无限制的发展下去,市场上也遇到这些问题了,所以要限制,一定范围内限制汽车发展。

    饶达:不能说一定范围内,一定范围内在某种程度上是维护公务员自身利益。现在咱们国家有些政策实在不敢恭维。比如说车船税调整,说2升以下车占84%,所以我要对2升以下车都优惠,不能只对1.6升,我开玩笑地跟人讲,我说3升以下车占95%,是不是把3升也优惠?没人给我回答。这个优惠的道理都没有,什么原因呢?就是那些人,他们开的可能都是2升车,或者2.5升的车,2升以下优惠2.5升的交税也交不多了。最后的结果是中国鼓励购买和使用小排量汽车的所谓政策,这是既定政策但是也是个政策口号,没有任何实质内容的政策口号,永远不会落实。

[!--empirenews.page--]

    主持人:摇号以后那么明显的消费档次提上去了,他要买一个车,好不容易摇号之后就买一个更高档的车。

    饶达:现在市场上明显的是是微型车和A0车市场占有率下降。A级车市场占有率和B级车市场占有率都在增大,C级车市场占有率减小最主要的原因是被进口车、SUV、MPV分流了,要把这些因素都加上去,实质上C级车市场也是很大的。大概这么个状态,所以中国现在汽车产业政策,在引导大家用大车,而跟它的节能减排既定政策跟鼓励使用和购买小排量车的既定政策背道而驰。所以不敢恭维。

    主持人:这种状况下后续北京摇号之后,大概十几个城市会效仿北京的做法,目前的情况来看,一季度整个消费情况分析一下。我知道您也是这方面的专家。

    饶达:如果讲出现变化,去年一季度的时候累计数同比增长75%,今年累计数同比增长率13%。不光是这个,因为去年年底之前大家已经知道三项政策要退出,所以抢购特别厉害,提前消费了,所以厂家一看这种状态,厂家就藏了很多销量在一季度报出来,如果去年藏的销量没有藏的话,进行一季度可能是负的,因为藏的销量是50多万辆,但是一季度所有汽车的增长加在一起是37万辆。4月份基本上藏的销量,我估计已经突出80%以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四月份能够比较接近的数据反应实际市场,但是四月份前半个月状态不好,大概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左右。那么下半个月呢,是个什么情况,我估计不会冲到增长10%。不会到两位数。油价上涨、日本地震的状况都要在四月份体现出来,而下半月应该比上半月高一点,我估计是差不多的,在这种情况下,五月份就可能更少了。从来五月份都是开始下滑的。

    主持人:以前的惯例是五月份下滑,今年可能四月下旬开始,长远来看呢?对车市的预期,日本地震其实很快,四月份日本厂家包括欧美厂商已经感受到了,您对今年车市是什么预期呢?

    饶达:往好估计5%以下的增长,往不好的估计持平或者小幅度负增长。

    主持人:稍微有点悲观的。

    饶达:因为长的销量没了以后就看实际销量,这实际销量如果是小幅正增长,全年小幅度正增长,如果低于6%,那实质上我们跟去年比,是负增长,为什么呢?50多万加到去年,在今年再减50多万,这么一算涨6%,按实际市场情况来看都是负增长。不过这是个暂时现象,全世界优惠政策取消都是负增长,别指望中国有什么特例。但是中国的人对现代生活的追求,可能更强烈一些。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一年的超前消费的积累,明天我估计10%以上,国家不采取措施,10%以上的增长完全有可能。10%以上的增长如果维持这个速度也很吓人。从2011年到2020年,如果我们只维持8.4%的增长,到2020年,一年销售4千万辆,汽车保有量3亿多,比美国拥有还多,我们这么算下来,我们要用十亿吨油。

    主持人:中国真有那么大的消费潜力吗?中国消费承载得起吗?

    饶达:现在石油都承受不起,去年石油才37亿吨,2020年中国要10亿吨油,增长6亿吨,那么明显要抢别人的油,抢别人的油别人怎么办?我不讲吗?新能源车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国家比较宏观调控。现在我不知道国家意识到没意识到汽车必须调控。调控的办法是国家最不愿意干的事,就是国际惯例增加燃油税,现在德国的汽油我昨天查了一下是15.11,合人民币,97号油15.11,比中国的油价高90%,因为都要同样的号,德国没有93号,所以只好用97号比。这种情况下就存在一个什么问题呢?你要增加燃油税说你控制汽车市场增长,让老百姓多花钱,这个网站上骂声就更厉害了,国家有没有这个胆量,但是如果没有这个胆量的话又存在一个问题,全世界都会怪中国石油涨价,就因为你消耗多了石油更短缺,所以涨得更厉害,这样就会把石油短缺变成一个政治问题。使中国更被动。因此现在是左右为难。

    主持人:这种情况下刚才听您的意思,对今年整个车市前景不是特别乐观,这种情况下还有一个热点是大家都在炒合资自主的现象,您对这个怎么看?对它们未来的发展怎么看?

    饶达:因为有个什么问题呢?自主实质上是指内资,内资企业,自主品牌就是内资品牌,自主企业就是内资企业,这个合资自主就是很矛盾的这么一个名字,到底是内资还是合资。这个原来呢是个什么情况呢?2002年之前,车市井喷之前,三大集团一汽东风上气还认为吉利、奇瑞、长城搞自主设计是在瞎胡闹。

    主持人:他们自己也做啊,为什么说人家呢?

    饶达:他们那时候都没做。那时候都没做,2003年国家确立了创新社会战略,要查一查结果发现汽车行业的创新是最差的,就变成了这么一个,汽车行业的创新,外国人控制你的技术,你要自己搞一个设计,合资企业不会给你做,必须自己再建一个所谓自主品牌企业,完了以后才能生产自主品牌汽车。这样三大集团也跟着瞎胡闹了。在这种情况下,实质上国家早就说要汽车行业要以我们内资为主,因为是一个战略行业,打仗的时候人家KD一个件给你停了你的军车装不了,还怎么上前线啊?在这种情况下,

    主持人:当时政治压力大

    饶达:因此作为一个战略行业来说必须是内资主导。如果内资主导现在的趋势是,当时的趋势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内资品牌汽车企业越来越小,市场占有率越来越低,这种情况下提出了,肯定要让自主研发的,由于很多国有企业都参与,所以现在自主品牌汽车在缓慢增长,现在市场30%多一点吧,讲狭义乘用车。但是要变成主导还有一定距离。政府又对最后超过50%可能是没有信心,所以就出现了一个中国的一个什么汽车中心,给来了个定义,这个定义一定,合资企业也可以生产自主品牌,这样可以滥竽充数生产最后超过50%的既定目标。不过这种做法由于到目前为止自主品牌没有定义,国家不给定义,结果自主品牌企业对合资品牌企业做自主品牌有看法,认为政府在这方面是一种腐败,但是他也变成了个政治任务,合资企业也变成了政治任务,但是他又觉得打这个旗号名不正言不顺,因为自主本来含义是内资的意思,内资合资品牌到底是什么品牌?现在就出于这种僵持状态下,等着国家给定义。但是我估计甚至在新的产业政策也不会给这个。因为中国现在关键的东西都没严格定义,一个叫小排量汽车,排量到底是多大的?你叫小排量汽车没有具体的排量。1.6现在看来不是小排量,20年前我们引进桑塔纳的时候,那是66千瓦的功率、1.8升的,现在1.3升的四阀高性能发动机能到70千瓦,如果增压1.3升的可以到100千瓦,1.3升都能这样,小排量发动机到底应该多少?要是1.6升的应该更厉害了。君悦1.6升是C级车,装1.6升增压发动机也可以享受购置税减半待遇。大家半来已经不服气了,所以这是一个,一个是自主品牌没有定义;第三个新能源车,什么是新能源,也没定义,比如说电动车,电动车用的是铅电池算不算新能源,所以这种情况下中国汽车行业的宏观管理是一团乱糟糟。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本文导航

汽车团购报名(购车微信号:380691300 团购QQ群:339523925)
团购车型(必填)
团购车型(必填)
您的姓名(必填)
手机号码(必填)
请正确填写11位手机号码
所在地区
备注

您有任何购车疑问都可以填写在这里(包括价格、保险、上牌等等问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