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自主时代”或成为“终结自主时代”
河南车网转载:中国的自主品牌不会亡于合资品牌之手,但很可能会亡于合资自主品牌之手。讽刺和怪诞的是,这个自主品牌的终极杀手是被产业政策之手鼓励甚至强制催生出来的。
没有人喧哗,没有人讥笑,没有人传扬,但所有的明白人都睁大了眼睛——在中国的赛场上,进行着一场奇特诡异的比赛:本国运动员组成的“中国队”为一方,对抗另一支主力都是外籍球员、但同样穿着中国队球衣的“混编中国队”。“中国队”被“混编中国队”打惨了,此时中国的官员和裁判用哨声召唤甚至强迫更多由外籍球员组成的“混编中国队”进场,这势将对已经受伤沐血的“中国队”形成围殴之势。比赛终场已临近,“中国队”眼看即将出局。这个画面的无奈和怪诞超出了想象,但是它切切实实地发生着。
这个受伤沐血的“中国队”是奇瑞;三年前,奇瑞“瑞麒”、“威麟”事业部开张,尹同跃拜将杨波,意气风发地宣布:“自主品牌一定要向高端发展,要混到鬼子的队伍中去拼刺刀”;三年过去,“瑞麒”黯然退回“奇瑞”帐下代管,杨波已挂印而去。这场未能大获全胜的战争开销加上新的建厂投资,奇瑞开始发行新的企业债券,弥补不能上市融资的企业开销。
这个受伤沐血的“中国队”是比亚迪;三年前,比亚迪A1、A2、A3、A4陆续开张和筹备开战,王传福意气风发地宣布:“2015比亚迪要成为中国汽车第一品牌”;三年过去,经销商退网成比亚迪之殇,2011销售业绩黯然失色。
这个受伤沐血的“中国队”也会是长安、江淮、吉利、红旗、海马、风神和长城。只要看看北京限车后这些最先面临结业关张的自主品牌4S店,就知道自主品牌在合资低端车型的围剿下节节失利,眼看快活不出来了。
理念和启辰还没有上场,他们的表兄妹朗逸、新阳光、新赛欧就已经异常成功。新阳光、新赛欧每月销售轻松破万,朗逸冲高破两万,使得自主品牌中低端市场的传统势力领域丧失殆尽,若果再等到理念、启辰和被“合资车企必须推出自主品牌,不然新的产能投资不能审批”这样刚性要求催生出来的“上海大众合资自主品牌”、“一汽大众合资自主品牌”、“上海通用合资自主品牌”、“北京现代合资自主品牌”以比朗逸、新阳光、新赛欧更低的价格(因为这对海外品牌的旧有车型提供了堂皇重生的批量机会和极低的再度开发成本)掠食市场的时候,自主品牌的终场锣声就敲响了。
此前,中国汽车市场广阔的增长前景使得合资企业和自主企业都可以在各自擅长的细分市场裕余分食蛋糕。合资企业垄断中高级车型,自主企业主打草根入门级车型。此后,自主品牌迫切提升利润和品牌形象向中高级车领域进发,而合资车型迫切市场份额向下挤压,纷纷推出合资自主车型。从目前情况来看,“自主品牌向高端发展,混到鬼子的队伍中去拼刺刀”的努力乏善可陈,今天的实际情况是,洋鬼子们已经混到八路的队伍里耍起了大刀。此消彼长,使得自主品牌已经进无可进、退无可守。
如果把此前称为合资时代和本土自主创新时代,那么我个人认为2010年之后,已经进入了泛自主时代。而“泛自主时代”很可能实为“本土自主剿杀时代”、“ 本土自主终结时代”——严峻的时刻已经到来,留给自主们品牌的倒计时不多了;如果有一天,合资品牌的自主车型终于将本土自主车型彻底挤出市场,将意味着自中国汽车本土开发时代的终结,将意味着中国汽车的主导权彻底回到那些体形矫健、国籍尚未完全归化的外籍球员手中,而这些外籍球员只会向中国队友传授皮毛功夫、决不愿交出看家本领的。
为丛驱雀,为渊驱鱼,在市场上都不是好选择,在国家战略上也未见得高明。笔者个人认为,需要有大的政治智慧和市场智慧来对此进行考量和制约。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