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造型极具个性 到店实拍美规讴歌ZDX
河南车网转载:
说到讴歌,我想对于中国的大部分消费者来说,对它的理解除了是本田的高端品牌,车辆外形怪异之外,应该就算是其拥有着刘德华、桂纶镁这两位大牌明星的助阵了。而今天,编辑将带来的是一款可以称为讴歌家族中外观造型最为个性、结合跑车和SUV的两种车型设计元素于一身的一款Crossover车型——ACURA ZDX。
讴歌ZDX车型的首次亮相在2009年4月的纽约车展上,同年在美国上市销售。其售价区间在4.5~5.6万美元之间,从价格来看该车比讴歌MDX略贵(讴歌MDX在美国价格区间为4.2~5.4万美元)。讴歌ZDX在纽约车展正式亮相的两年之后的2011年,该车即将正式登陆中国市场,并会在今年4月举办的上海车展上正式与广大中国消费者见面。而今天,我们有一个特别的机会,得以实拍到眼前这台美规讴歌ZDX。编辑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提供这台车辆的车主以及配合拍摄的4S店。同时也要向广大读者打一个招呼:由于本次实拍的车辆为美规车型,部分配置可能与以后进口到中国的中规车型有所不同,敬请谅解。
前面说了这么多,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堪称讴歌家族中造型最怪异的ZDX到底长成什么模样。说实话,在见到真车之前,我个人对于讴歌ZDX的外观没有太多的好感,感觉这个车的设计语言应该会与宝马X6比较类似,甚至于想当然的以为它会与广本推出的歌诗图长的差不多。但这个观念在我看到真车,并仔细端详一番后,发现我此前的想法错了。讴歌ZDX的外观造型虽然称不上“美”,但足以称得上是惊艳。相比于歌诗图,我个人觉得讴歌ZDX的外形我还是可以接受的。
从讴歌ZDX的车身尺寸来看,其与同为跑车式SUV的宝马X6比较接近,长×宽×高分别为4887毫米×1994毫米×1595毫米。讴歌ZDX的车身宽度比宝马X6还宽了11毫米,又矮了95毫米,跑车味更为浓烈了一些。唯一遗憾的就是其2748毫米的轴距,似乎有点拿不出手。但千万不要看到这个数据就误以为它的内部空间会很小,要知道“偷空间”可是日本车的强项。(尽管讴歌ZDX的出生地在美国)
车身的侧面,可以说是讴歌ZDX在外观上最具亮点的地方,至于它是否好看,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跑车化的上半身配上SUV的下半身,我们在宝马X6上已经率先领略过了,因此当这台讴歌ZDX再以同样的设计风格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事情,给人感觉已经不再陌生了。
讴歌ZDX的车尾造型与前脸呼应,同样非常有科技感。尾灯依旧延续了家族式锋利的造型,而排气管与雾灯周围镀铬装饰与前脸保险杠下缘的一对“小虎牙”相呼应。对于讴歌ZDX、宝马X6这类车型而言,后窗视野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讴歌ZDX很有心的采用了双玻璃的设计,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相比于普通的轿车或者SUV车型,其后窗视野仍然偏小。因此,后视摄像头变得极为重要。
在第一页的最后,编辑在来说说眼前这台讴歌ZDX的轮毂,20寸黑色高亮轮毂看起来非常有型,配上275/45R20的米其林轮胎也十分给力。就不知道以后正式进入中国的中规车型会不会延续这幅轮毂。如果不是,那么这幅漂亮的轮毂能够在选装配件中出现,也还不错,只是想要得到它的话你要为此多花些钱了。
[!--empirenews.page--]看完了讴歌ZDX另类、怪异的外形之后,当我们进入车内看到它中控台的造型时候,似乎觉得很眼熟,一股浓浓的讴歌味,也可以称为本田,味扑鼻而来。中控台的整体造型层次感很强、且极富科技感,但没有太多新意。
虽然讴歌ZDX的中控台风格、布局与本田雅阁、本田思铂睿、讴歌TL、讴歌MDX等车型都非常类似,而且在功能上ZDX与MDX也没有太多本质的区别,但在用料上却上了一个档次。中控台上除了应该有的“各种”软性材质外,还大量使用了真皮,从而提升质感。
『此前曝光的高配车型的官图』
中控台中央功能区的布局从上到下分别为彩色大屏幕、空调出风口、空调控制区域、音响控制区域和导航系统控制按键。在这些功能的下方,则是DVD舱和前排座椅加热按键。在此前曝光的官图上我们还见到了IDS综合动态系统的调节旋钮和座椅通风功能,想必这些配置以后进入中国应该都属于选装件,或是装备在高配车型上吧。
讴歌ZDX的方向盘造型与讴歌TL上的完全一样,外圈真皮手感极为细腻,握感很好。至于上面密密麻麻的按键,也可谓功能丰富。有定速巡航、音响控制、换挡拨片、蓝牙电话和行车电脑控制等。
炮筒式的仪表盘,貌似快成为目前主打运动牌车型的标配了,讴歌ZDX自然也不会落伍。至于表盘的布局讴歌ZDX也没有玩出太多的花样,两大两小的标准格局,大表显示速度与转速,小表则为油量和水温。中间是档位显示和车辆状态提醒。唯一的亮点也行就是讴歌ZDX的仪表盘看上去比较有层次感。至于方向盘的后方,左侧为电动后视镜调节、车辆稳定系统开关和电尾门开关,不过编辑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没有找到后视镜电动折叠功能的按键,对于这个档次的车型来说,没有这个配置似乎有点不太合适。右侧则为钥匙插口和红色的一键启动按钮。
[!--empirenews.page--]在本人亲身坐入讴歌ZDX之前,我的内心就对讴歌ZDX的内部空间有些疑虑。会不会由于外观的设计而严重侵占了整车的内部空间,再加上其不到2.75米的轴距,更是让我这种内心的质疑进了一步。但通过拍照过程中这2个小时与车辆的亲密接触,编辑个人觉得前面这些顾虑可以放下了。虽然讴歌ZDX称不上有多宽敞,但至少可以正常坐下5名成年人,而且其中有四名乘客能坐得比较舒服。
对于讴歌ZDX这类车型而言,其前排空间其实没有太多需要质疑的地方,毕竟车辆的档次和定位在那里摆着。唯一需要留个心的就是该车的头部空间,但从图中这位身高在178公分的体验车坐在车内的情况来看,其发梢离车顶棚尚有一拳或以上的距离。虽然和传统SUV车型不能比,但介于讴歌ZDX的外形设计,其内部能有这样的空间算是很不错了。
相比前排空间,讴歌ZDX的后排是最令人担心的地方。但正是这里,本田偷空间的水平算是显现出来了。首先,平地板的设计在日本车上我们见过很多次,但能在一台SUV上也做成平地板,真的很难得。其次就是头顶的空间,虽然讴歌ZDX为了造型需要对后排乘客的头部空间有所侵占,但很巧妙的“挖了两个洞”,使后排左右两侧的乘客坐得相对舒服一些。至于后排中间位置的乘客,考虑到腿前面有空调出风口,头顶有后排阅读灯,坐着就相对辛苦一些了。
讴歌ZDX的全景天窗采用的是当下比较流行的双天窗设计,虽然从天窗累计面积来说并不小,对于提升车辆内部的通透感也有所帮助。不过相较途观、奥迪Q5或者是宝马X5等车型上的大面积一体式全景天窗,讴歌ZDX上的双天窗似乎还差了一截。主要原因是大面积一体式的全景天窗可以提供前排乘客完全别样的通透感,而双天窗对于前排驾乘人员而言,其实际感觉和普通的单天窗车型没有任何区别,甚至天窗面积还有所缩小,至少可开启面积是明显变小了。
讴歌ZDX为了造型设计牺牲最大的应该就是它的后备箱了,倒不是因为空间不足,而是离地太贵。由于讴歌ZDX车尾造型的原因,其较高的离地间隙给驾乘者偶尔搬运较重行李设立了不小的障碍。至于空间表现,则中规中矩,和传统SUV车型自然不能相提并论,但其能够做到与绝大部分轿车基本相同。同时,后备箱下部隔层的空间则让我刮目相看,而且隔板两侧还有液压挺杆,很显档次。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下讴歌ZDX的动力系统,其采用的是和讴歌MDX相同的3.7L V6 VTEC发动机,最大功率为379牛米,最大功率为307马力。与之搭配的是本田首台六档手自动一体变速箱。(讴歌ZDX在09年推出时是本田首款搭载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的车型,而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2010款讴歌MDX则已经采用了该款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因此,今年将进口到中国的讴歌ZDX将是本田在华销售车型中第二款装备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的车款)至于传动系统,本田的当家技术SH-AWD超级四驱系统自然不会缺席。
编辑点评:讴歌ZDX可以说是一款源于MDX但又优于MDX的车型,其在讴歌品牌车系中的定位类似于宝马家族中X6与X5车型之间的区别。对于讴歌而言,MDX主攻传统豪华SUV领域,而ZDX则针对的是更个性、更小众也是更细分的市场。看完了全文,想必您对讴歌ZDX整车也有了些许的了解,至于喜不喜欢或者说是能不能接受,就看每个人的审美与喜欢了。而价格的问题,目前我们还没有得到任何正式或者官方的说明,但据经销商预估应该会与MDX车型差距不大,也许会比讴歌MDX略贵一些,但幅度有限。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