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振兴规划五大政策考试“不及格”
河南车网转载:春节过后,就迎来了农历2011年。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十二五期间将出台哪些汽车政策,将成为影响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关键。至于新政策包括哪些,我们不妨先看看哪些是已经被列入主管部门计划内,但迟迟未出台的。
按照惯例,在过去的“考试”中没及格的,一旦被提上议事日程,其推出的力度将相当大。比如兴建农田水利政策(近二十年来没有大投入,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的就是这个,而且马不停蹄地下拨了资金)。至于汽车业,不妨回到2009年。当年,为减少金融危机对国内汽车业的影响,我国出台了《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在2009年-2011年的规划期内,计划推出一系列政策。其中不少政策迅速推出且取得相当成效,但不少政策至今仍无音信。
首先,看看已经执行、或执行后取消的。
第一个执行两年后取消的减征乘用车购置税——自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对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2010年改为减按7.5%征收——目前政策已取消沙。
第二个执行后不再延期的——开展“汽车下乡”。自2009年3月1日起,对农民购买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以及将三轮汽车或低速货车报废换购轻型载货车的,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2011年不再延续。
第三个执行后不延期的——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2009年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资金总额由2008年的6亿元增加到10亿元。
第四个,已经执行且未来将加注的——推广使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一方面补贴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优先在城市公交、出租、公务、环卫、邮政、机场等领域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另一方面建立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网络,加快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公用充电设施建设。
再瞧瞧未执行的吧。
第一个,清理取消限购汽车的不合理规定。《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清理取消现行限制汽车购置的不合理规定,包括牌照注册数量、车型限制、各种区域市场保护措施、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外地汽车进城收费,以及其他直接或间接影响汽车购置的措施,并于2009年3月底前将清理情况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确需继续保留的限购规定,自2009年4月1日至12月31日应暂停执行,不能暂停执行的,应于2009年3月10日之前报国务院批准。”
但这一条恰是被违背得最厉害的。不仅上海的拍牌(车牌)政策仍然执行,不少城市步后尘限制汽车消费。比如北京的摇号限牌政策、各地拟出台禁止外地车辆某时入中心城市等等。
第二个,促进和规范汽车消费信贷。
说了很多年,需要促进汽车消费、汽车金融。比如“抓紧制订汽车消费信贷管理条例,使资信调查、信贷办理、车辆抵押、贷款担保、违约处置等汽车消费信贷全过程实现规范化、法制化。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内骨干汽车生产企业建立汽车金融公司。促进汽车消费信贷模式的多元化,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规范发展,支持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等。”
但截止目前,汽车消费信贷仍然没看到有力扶持政策出台。各家汽车金融公司仍然抱怨资金来源受限。
第三个,这也是最为汽车售后服务链影响最大的——规范和促进二手车市场发展。几年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就表示,着手修订二手车政策,以推动二手车业务发展。但是说了多少年,二手车交易的增值税征收方式仍未变,二手车经销企业仍然苦于税收太高、交易成本太高。
第四个,关于如何加快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建设的措施,仍然未出台。——不过这一点,可能随着中国城市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在2011年得到重视并慢慢得到解决。。
第五个,这是多数整车企业期盼多时的汽车企业重组政策。尽管已经列出四大四小鼓励兼并的名单,但对于如何支持汽车企业重组、如何妥善安置富余人员、如何进行企业资产划转、如何进行债务核定和处置、如何分配财税利益等一系列问题,都没有明确的措施出台。而十二五期间,不少中国汽车业正打算通过兼并重组实现做强做大。企业们期待政策未出台,也在情理之中。
由此看来,除了等待电动汽车扶持政策出台外,我们还可以等待四个尚未出台的政策(清理取消限购汽车的不合理规定?这基本上是指望不上了)。但就目前的大思路分析,最可能出台的将和二手车、汽车消费信贷相关。毕竟,随着新车消费受限,主管部门将更多从汽车产业链考虑。打通了二手车、汽车消费信贷、租车业,即使新车消费在一线城市受限,中国汽车消费总量也不至于大滑坡。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