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给车市的反作用力究竟有多大
河南车网转载:一提及综合性的物价指数CPI,人们多半要看涉及到与自身息息相关的食品、日用消费品等方面的增长如何。殊不知,作为能够平衡CPI的汽车价格趋向,往往是与家电、电子等商品呈向下趋势的,这样就能在食品等CPI指数居高不下的时候,很好的成为抑制其无限增长的另一个筹码。
而去年整个一年,国内的CPI指数都高居不下,在第四季度一度曾高达“5.1”,不但比年初制定的控制在“3”范围增长巨大,使一些原本被看好的潜在购买力不得不流失掉。同时,一些能同时起到平衡CPI作用的环节,又“各村有各村高招”式的延长了收费时限,如高速公路本该到了让利于消费者的时候,仍硬性的加以延长等……。这些现象的出现,给本该能保持平衡的汽车市场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变数,确实该引起业界的重视。
汽车消费环境为何与CPI息息相关
表面上看来,汽车由于有了特定的降价空间与前提条件,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车价降下来。但如果汽车市场的消费空间被挤压了,往往就是企业想降价也是很难的。一方面CPI指数高居不下,也会直接影响到汽车上游的原材料以及物流等增长,使得汽车制造成本明显的加大;另一方面潜在的汽车消费者,由于置身于物价综合指数之中,难免会顾此失彼的与汽车消费擦肩而过。这些都是明摆在汽车消费环节中的主要问题。按理说,汽车的价格固然有时间以及技术的保鲜期问题,自然也会由于数量的持续增长、使价格呈现出下滑趋势。但由于环境的综合指数在整体上扬,就很难给汽车这样一个大宗商品,找到顺利降价的理由。
而更重要的还在于,汽车市场固有的价格链条,也是很难经受得起不合理现象的冲击的。如汽车消费层面的超高消费、各个企业与产品自身所存在的利润严重失衡等等,都是车市造成难经得起CPI冲击的主要原因之一。像一个简单的成品油涨价机制,就给石化企业带来了巨大的丰厚利润!而更可怕的是,由于它的比合理因素存在,容易造成消费者买的汽车、却消费不起的问题!同样,在车企自身的利润问题上,也出现了并不平衡的问题。合资企业占百分之五十的市场份额,就能够拿到近百分之九十得利润,这就足以说明了价格问题对车市的影响有多么的严重……。考虑到上述问题的存在,可想而知市场环境在CPI猛增的情况下,往往是很难形成良性循环的。
CPI给车市的反作用力究竟有多大
涉及到CPI影响车市的问题,最直接的就莫过于消费层面的尴尬。如果消费者意识到,车使用的成本无法与自身的生活质量成正比的话,越来越多的远离汽车消费心理就会占据上风,这样汽车消费所倚仗的内需,就很可能会越来越少。再加之,本该能够平衡CPI指数的方面越来越缩减,像高速公路收费问题,本该随着发展的需要,逐渐减少或取消应有的收费,以此来平衡其它方面的超高消费。但现在却不但难有取消之说、反而更加延长了,这就说明能够平衡物价综合指数的方面在不断的挤压汽车领域。在这种状况下,单靠汽车、家电等商品平衡物价整体指数的上扬,显然是难以为继、也不很公平的。
这就不难看出,CPI影响所带给汽车的,绝不是简单的增长问题,也同样是不尽合理的问题。试想,如果各地对汽车与交通的矛盾解决起来更人性化一些、成品油的定价机制更科学合理一些以及给汽车广大消费者的享受空间更大一些,或许CPI指数对汽车消费的影响不会有这么的大!而现在,这些显而易见的不合理问题,直接在车市环节起到作用,很难想象新一年的汽车市场会出现怎样的问题!所以,针对CPI对车市影响的问题,就应该从平抑不合理现象开始,为汽车市场真正营造出合理的发展空间。
能够看出,“十二.五”汽车方面的规划尚未出台,势必存在着争取权益的问题、也势必对新年度的发展要进行重要的权衡……。这些不但是必要的、同样也是关乎到汽车上升与下滑的关键。而对于新规划问题,与其要大张旗鼓的直奔新能源、尚不如先从解决眼前困扰汽车市场的问题入手,可能会更直观而有效!如果,不能很好的意识到汽车市场新阶段所处的尴尬环境,一味的大上新能源项目……,无异于不考虑走、先考虑跑!这才是更令车市困惑的问题呢……!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