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供应链正走出自己的路
纵观世界汽车产业供应链的发展史,可以粗略划分为欧美模式和日本模式。以欧美的一些车企为代表的欧美大厂,在对自身供应体系进行剥离之后推行的是以市场竞争机制为基础的供应模式,最终会产生过度的激烈博弈,从而导致相互信任的基础衰减;而以亚洲一些车企为代表的日本模式,则是以合作机制为基础的供应模式,而且与零部件企业形成资本纽带关系,甚至直接控股、派驻管理人员,从而导致零部件企业过度依靠主机厂而出现自我封闭,缺乏市场竞争力;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早期就提出竞合模式,这是在总结欧美日等汽车企业成功之处并结合吉利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一种创新模式,是以全过程的合作为基础,同时又是有序竞争的市场关系,以保持在各自市场中的领先竞争力,同时相互信任、携手合作,共同满足市场与用户的需求,发挥1+1 2的聚合效应,吉利与供应商又是动车组关系,各自拥有自己的核心动力,是命运共同体。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致辞
在汽车产业全球化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唯有创新才是出路,对于汽车产业的供应链竞争更是如此。正如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在
据了解,吉利为加快供应链体系建设,在核心供应商建设、零部件合资合作,以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措施,并取得行业瞩目的成就。
吉利核心供应商建设方面,对核心技术、高价值,且快速变化的零部件,按照底盘、内外饰、车身附件、电子电器,以及动力总成部件的划分,从现有零部件配套体系中按照“三高一低”即高质量、高技术、高忠诚度和低成本的标准选择一批核心供应商进行扶持建设,对于核心供应商在同步研发技术、市场配套份额、资金、管理及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并通过优选及退出机制,保证核心供应商发挥核心支持作用。仅仅靠扶持还是不够,为了加快核心供应商发展,吉利还牵线搭桥引进有技术质量优势的国际化供应商与本土的核心供应商合作,提出将低成本、快速反应的本土供应商与高质量、高技术的国际供应商,以及提供市场支持的吉利汽车三方结合起来形成合资合作企业,即“1+1+
吉利各园区所属地政府招商官员激情介绍当地投资环境
吉利宁波国际高端汽车零部件园区开园及又一批“1+1+
从2007年实施战略转型以来,吉利供应链积极整合世界先进零部件资源,又同时携手本土供应商,通过让本土供应商走出去,让国际优秀供应商走进来的方法,参与汽车产业供应链的大调整、大组合,并通过并购或合资合作等方式,分享国际和国内优质供应链资源,已走出了一条吉利自己的路,对当今如何提升中国汽配行业的竞争力,本土供应商与国际品牌竞争相处,以及盘活存量资产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