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车网 |  广告业务:18638290033 ;联系QQ:380691300 ;新闻QQ:1002345041    
汽车搜索
河南车网 > 车市评论 > 受累本土化程度低 日系车在华或现大败局

受累本土化程度低 日系车在华或现大败局

新闻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编辑: 发布时间:2010-11-19 00:00:00 评论:

    河南车网转载:在中国车市高歌猛进之时,丰田却出现了销量下滑,与此同时丰田在北美尤其是加拿大市场表现也不尽如人意。这或许还可以解读为金融危机和丰田大召回危机后的一种延续性市场反映。 但盖世汽车网最新一期的业界调查显示,以丰田为代表的日系车,在逐步进入成熟竞争阶段的中国市场上,将会因其过低的本土化保守政策而招致真正的大败局,重蹈此前日系家电品牌在中国市场溃败的覆辙,这才是日系车企将要面对的更严峻挑战。投票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的业内人士认为,日系车在中国市场败退只是时间问题,其中59%的人士更是倾向认为在未来5—10年内,日系车在中国市场大溃败的预言就将成为现实。

    在上世纪80和90年代,曾出现过一次日企对中国直接投资的热潮,在彩电等行业日系品牌基本上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伴随着市场进入成熟期,中国本土企业崛起以及欧美大鳄迅速跟进,日系品牌因为没有相应的本土化策略,最终在中国市场上失去主导地位。那么,目前在中国汽车市场表现不错的日系车,会否因过于保守的本土化政策,在中国市场上招致败局呢?

    对此,盖世汽车网围绕“日系车将在华遭遇大溃败?”这一话题展开了为期一周的业界调查,期间共吸引到2632位业内人士参与投票。结果显示,只有25%的人士认为日系车在中国市场溃败的局面不会发生,有59%的人士认为在未来5—10年内,日系车就将在中国市场遭遇大溃败的惨局,另有15%的人士则推测这一剧变的时间约在10—20年左右。该组数据表明,对于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途,业内普遍不看好。

    在调查中,44%的人士将导致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竞争力下降的因素直指中日摩擦。但在盖世汽车网就此展开的线下调查中,专家并不这样认为。有专家指出,由于历史原因民间对日系车的排斥情绪一直存在,但这种原因导致日本整车厂将来在竞争上处于不利地位的比例其实并不大,本土化运营的保守政策才可能是致命伤。而在线调查也显示,“本土化运营不彻底”投票比例高达32%。

    多位专家表示,在大宗消费品处于市场的导入期(即主流用户还是首次购买),市场容量不断攀升,这个时期基本处于“产品竞争”为主的阶段,国际品牌往往处于优势。而一旦市场进入竞争的成熟期,即消费者开始多次购买且市场容量相对稳定时,即进入了“运营本土化”竞争阶段。企业因此需要将竞争的重心放在对本土化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上,而这正是日本整车厂的短板。

    日本跨国企业在华本土化运营程度低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针对本土市场的产品设计机制,即调研出中国快速变化并不断多元化的需求后,专门设计开发并迅速推出与新需求适应的产品,而不是拿来在日本研发的产品进行中国式改良;二、加大本土化采购的比例(零部件配套);三、研发本土化,即在中国建立研发机构并由理解中国市场的人员主导产品开发决策和实施;四、管理层本土化,让驾驭中国市场更有经验的华人进入管理层并占有相对多数比例。从目前来看,日系整车厂与其他行业的日本企业一样,本土化进程受制于日本企业文化羁绊,前景不让人看好。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本文导航

汽车团购报名(购车微信号:380691300 团购QQ群:339523925)
团购车型(必填)
团购车型(必填)
您的姓名(必填)
手机号码(必填)
请正确填写11位手机号码
所在地区
备注

您有任何购车疑问都可以填写在这里(包括价格、保险、上牌等等问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