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车网 |  广告业务:18638290033 ;联系QQ:380691300 ;新闻QQ:1002345041    
汽车搜索
河南车网 > 行情促销 > 沃尔沃审批等待冲刺:评估组聚焦两大焦点

沃尔沃审批等待冲刺:评估组聚焦两大焦点

新闻来源:21世纪经济 编辑: 发布时间:2010-07-14 00:00:00 评论:

  河南车网转载:7月6日晚上,以执法严格著称的欧盟委员会公告,批准吉利与大庆投资公司联手收购福特集团旗下沃尔沃一案。

此举被外界解读为,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交易已通过了相关监管机构审批程序中最重要的一环。但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仍不是高枕无忧。

“目前并购团队正在按部就班走反垄断审批程序,欧盟委员会获批只是其中一步。”新华社援引吉利发言人话称。而记者了解到,李书福目前最焦急的是国家发改委的一纸审批书尚未达到。而VOLVO新董事会计划在三季度完成交割。

“按照常理,审批六月底最迟七月初就会下来,现在看来还要再等等。”记者从上海市政府知情人士处了解到。

一个月前,发改委专门委托中国国际功臣咨询公司,邀请汽车业内资深专家对吉利收购VOLVO项目进行了评定,专家把目光集中在两个问题上,这可能决定发改委最后的批复。

专家组两个疑虑

“收购境外企业,我国实行的是事前备案事后报批的流程,吉利项目已经到了报批的阶段。”一位专门进行海外收购的人士分析认为,吉利这个项目正值中瑞建交,签约之事也有国家相关部门领导参与。这位知情人士表示,可以断定,收购VOLVO本身已经获得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默许。

而从吉利提供给发改委的材料上看,整个程序也是按一般程序在走,并且收购资金也已落实,所以从收购本身来讲,审批应该能顺利通过。“现在需要的只是走个形式上的审批流程。”

这位人士告诉记者,按照通常的做法,在审批之前,发改委会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进行项目评估。于是一个月前,国内主要厂家的一些高层被请到了北京,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对项目的评估分析。

“总体还是看好的,但我们认为有两个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吉利收购VOLVO项目后的 运营成败。”一位参与评估的专家组成员告诉记者。

首先是吉利对于品牌没有全部权利。

VOLVO品牌归VOLVO集团拥有,吉利收购VOLVO以后,仅持有VOLVO50%品牌,即轿车品牌归吉利所用,VOLVO集团只在卡车上使用VOLVO品牌。但在法律文件中有所规定:至于双方使用VOLVO品牌的吨位限制,每年都要开会决定。这种不确定的品牌持有,专家组成员认为,为吉利运作VOLVO带来了一定风险。

专家组认为的第二个潜在风险是,吉利对中国市场太乐观,把未来影响VOLVO成败的主要市场都放在中国市场。专家组认为,万一中国市场没有想象中的好,很可能影响到未来VOLVO发展。

在专家组看来,吉利提出的未来VOLVO在中国的销量目标,已超过了目前主流豪华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何况在VOLVO大量国产后,也面临着国产化降低成本,品牌含金量贬值,导致价格下降等因素,也可能为VOLVO的发展带来新的问题。

外资还是内资?

“我们并没有对审批时间有所预计,我们现在正在为交割做准备,我们的计划是三季度完成交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吉利汽车董事长助理宁述勇告诉记者。

为了沃尔沃项目,吉利正在四处挖人,宁就是新近加入吉利团队任董事长助理的,协助李书福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并与袁小林共同担任“沃尔沃轿车并购项目的新闻发言人”。

为了积极推进VOLVO的国产化,具有收购经验的多位前上汽荣威MG的中高层,都曾接到过李书福的邀请。

宁述勇表示,在交割之前VOLVO还是VOLVO,他无权过问VOLVO的事。在上海浦东世纪大道VOLVO的中国总部,一切看上去平静如常。不过,7月8日,参加沃尔沃(Volvo)汽车在国内投资700万人民币打造的首个培训中心开幕典礼的沃尔沃汽车全球副总裁Einar Gudmundsson和沃尔沃汽车中国首席执行官柯力世显然都不愿意与媒体就此事进行多交流。

“福特文化与吉利文化完全不同,收购VOLVO之后,对高层进行变更势在必行。”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说。

6月26日德国媒体披露了一则消息:瑞典汽车生产商沃尔沃公司即将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成功“挖角”,大众公司北美地区CEO、现年52岁的斯蒂芬·雅克布将接替55岁的英国人斯蒂芬·奥德尔,出任沃尔沃新一届CEO,该项人事任命将于今年8月生效。

由于这一时间,正好与吉利与VOLVO完成交割的时间一致,这被业界认为是李书福的安排。

“收购完成后,先要整顿总部的业务,到中国总部,估计也要很长的一段时间,”VOLVO中国区一位内部职员告诉记者,虽然吉利在收购VOLVO时明确表示会保持VOLVO独立运用,但从一开始就谋求国内发展的吉利,如果将VOLVO国产还面临政策的壁垒。

[!--empirenews.page--]

 

按照我国产业政策规定,国外企业在国内设厂,必须找国内企业合资。“VOLVO毕竟还是个国外品牌,万一哪天吉利出售VOLVO股权,VOLVO就又是一个海外品牌了。”陈文凯认为,从这点上看,吉利要国产VOLVO还是绕不开政策壁垒。

目前吉利可以采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像华普生产英国伦敦黑色出租车一样,在上海以吉利的名义成立工厂,直接以代工的形式生产VOLVO;另一种方式是成立一个吉利——VOLVO合资公司,专门生产VOLVO轿车。

这是否会影响到VOLVO品牌,是否会使李书福保持VOLVO独立性的诺言落空?

试想一下,无论哪一种生产形式,吉利必然要力争扩大产能,而已经专门组织了一套班子的吉利,是否会甘心将生产的车型全部交给VOLVO中国销售公司销售呢?

而对于VOLVO中国销售公司而言,VOLVO大规模国产后,能否适应从一家豪华汽车销售商到中高级轿车销售商的转变呢?2008年沃尔沃汽车在中国成立了全国销售公司,统一车辆的进口和销售工作。由于VOLVO中国采取了“先做服务品质,再做规模”的思路,所以至今为止,经销商的规模仅68家。

如何平衡四方利益

按照程序,要等发改委对VOLVO项目审批完成后,吉利才能着手为VOLVO寻找生产基地。

不过近日,嘉定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朱明荣,在嘉定安亭举行的首届中国汽车传媒论坛上向媒体透露:“6月30日,吉利在中国的总部基地、沃尔沃中国研发中心和沃尔沃生产基地已敲定落户上海国际汽车城,并与嘉定区人民政府签订了有关的框架协议。”

但吉利之前曾否认已签订生产基地的协议,两周前本报报道“VOLVO中国基地落户嘉定”后,吉利有关人士曾在媒体上放风,否定中国基地落户嘉定。

用李书福自己的话说:不会还没结婚就考虑生孩子的事。但现在嘉定政府透露,孩子生了。

当然,这种未雨绸缪可以理解。

对于李书福而言,虽然收购VOLVO圆了拥有国际汽车名牌的梦想,但毕竟高达18亿美元的收购价格和收购后需要兑现的承诺,李书福不得不提前考虑VOLVO的下一步。

在李书福看来,成功的机会在中国,他必须在中国市场提前做好一切准备。

按照规划,吉利收购沃尔沃后将在中国成立年产能力达30万辆的新工厂,使沃尔沃汽车的全球年产量提高近一倍,并力争在2011年前实现沃尔沃轿车公司扭亏为盈的目标。

目前李书福面临的尴尬是:没有产品,却已经有合资工厂;需要更多的政府资源支持,却受VOLVO保持独立性诺言的约束。

这注定需要李书福在循规蹈矩按照政策次序实施,与提前进行市场部署之间选择;同时还要在如何信守诺言,与如何利益最大化之间寻找平衡点。

另一个棘手的问题是,李书福动了长安的奶酪。据可靠消息,此前福特承诺给长安并且已经在运作的S60项目已经从长安撤出。李书福正在加紧与长安谈判其他车型。

大庆和上海嘉定两地政府,都是吉利收购VOLVO项目的出资方,对于两地而言,也希望能有更多的项目落户当地。按照已经签署的协议,未来VOLVO的研发、生产和总部将落户嘉定,那么同是出资方的大庆市政府,吉利是否也要给个交代?

正式审批之前,这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如何处理,考验着李书福的智慧.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本文导航

汽车团购报名(购车微信号:380691300 团购QQ群:339523925)
团购车型(必填)
团购车型(必填)
您的姓名(必填)
手机号码(必填)
请正确填写11位手机号码
所在地区
备注

您有任何购车疑问都可以填写在这里(包括价格、保险、上牌等等问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