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获冠军 为何比亚迪受赞中石油挨骂?
河南车网转载:中石油登上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世界500强榜首,结果却引来骂声一片。这让人想起近日还有一家中国企业也获得了国外媒体的“头奖”:在美国权威财经杂志《商业周刊》评出的“2010年全球it企业100强”名单中,比亚迪一举超越苹果、亚马逊等传统IT业国际巨头,荣膺冠军头衔。虽然这则消息的影响力远不及中石化折桂,
但笔者发现,媒体在传播此消息时,都无一例外地持首肯与赞赏的态度。
同样是中国企业首摘世界冠军,为何公众评价差异如此之大?原因很简单,中石油是国有垄断企业,发迹很大程度得益于政策倾斜与行业暴利。而比亚迪就不同了,一方面它是民营企业,在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下能够在创新投入上排到世界第一,实属不容易;另一方面,比亚迪在IT零部件和汽车制造领域取得的成就,在展示企业科技创新实力的同时,也在展示一种企业发展理想与战略远见,这也是目前中国企业最弥足珍贵的东西。
我国去年取代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今年可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自主创新匮乏,却让我们徒顶一个“世界工厂”的帽子鲜有拿得出手的全球品牌。在2009年世界500强榜单中,我国内地入围企业达到了创纪录的34家,数量上已经超过英国,但国字号、垄断几乎成了这些企业的代名词和受诟病的根源。因为说到底,这些靠垄断壮大的企业不仅与自身的努力关联度不大,也不代表企业真正的竞争实力。恰如中石油,虽然现在企业总市值冠于全球,但从其他指标来看,却与埃克森美孚、道达尔、壳牌公司等同类国际公司差距甚远。而且,中石油在国际原油期货交易中没有话语权,还要拿大量国人的钱去做补贴。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大量的国有大型企业纷纷入围世界500强榜单,这让我们感到惊喜的同时,经济学家张维迎却警告说,这种快速联姻在国际竞争中或许面会临很大的风险,因为国际上评判企业强大的标准首推核心技术,其次才是品牌价值、规模经济、资源垄断等。而我们企业的成长壮大理念几乎跟人家翻了个个:将垄断和规模排在了最前面。但这种靠垄断催肥而成的“大胖子”,在核心技术为主导的国际竞争中未必占优势,而一旦竞争失利,连自身的垄断资源也可能化为乌有。
美国《华盛顿邮报》近期刊文指出:一般人提及日本时会联想到Sony,提起德国会念及bmw汽车,即使韩国也有三星电子可以夸耀,而中国呢?这是一个很让人尴尬的问题,也正是经济力量日渐强大的中国面临的巨大难题。文章认为,因为徒有国际影响力,没有享誉全球的品牌,会让中国成为经济强国的美梦很难成真。究于此,较之靠垄断而虚胖的中石油,我们更希望看到一些像比亚迪样勤恳、扎实、有创新活力与理想追求的现代企业,或许它们才是中国经济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