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3.15 汽车“召回”的“杯洗”具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中国车市在一系列振兴政策的刺激下迅速回暖,并呈现出“这边风景独好”的景象,新车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与此同时,各种收购重组,各种优惠政策,似乎也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
正当我们准备大张旗鼓的迎接2010年之时,“召回”一词犹如流感肆虐一般席卷全球车市。C4、标致308SW、2010款讴歌MDX、戈蓝、新索纳塔还有至今仍然备受关注的“丰田刹车门”事件……数不胜数的汽车召回门让世界各地的消费者谈“召回”色变。
从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的《汽车召回制度回顾与展望》报告显示,《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实施5年来,我国共召回车辆321万余辆。其中,2009年的汽车召回次数和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通常我们都会说,一个有良知的企业、有责任感的企业才会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但现实情况却是大多数车企把召回视为魔兽,有问题就遮掩,能躲一时就躲一时。照此来看,即便是3.15来到了,消费者的权益又何以保障呢?
但车企似乎也有自己的“苦衷”。
大多数消费者心中会有这样的想法:召回过的产品质量是不是很差?一旦召回很多车主会要求退换,就好像普通商品的三包,有问题了能退就退,宁愿再去买新的,意识中觉得售后服务维修点等待维修的人越多,证明该品牌的东西问题越多。正因如此,很多厂商宁愿选择低调处理,以免影响自己的品牌形象。
事实上换个角度,是否证明该品牌的拥护者越多呢?如果一个品牌根本没有用户,那么它的维修点就如同虚设。由上万个零件组成的汽车,要保证其万无一失的概率并不大,并且绝大多数问题并不一定关系到行车安全,而只是对某一功能的影响,一般经过维修、更换即可解除。召回没有时间限制 只要是发现一批车有问题,即使车辆生产几年以后厂家也会召回,也许花费达百万甚至千万,正因如此,我们完全可以将汽车召回看做是汽车厂车商负责任的表现。正是因为及时的发现问题,采取负责的态度,才会选择采取召回。汽车召回考验的汽车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处理危机的能力,如果汽车生产厂家和经销商能够快速处理出现的问题,不但对品牌没有影响,或许还会增强消费者的信心。
作为世界汽车第一大市场,中国消费者更有权利享受到同等的待遇与尊重。3.15,不仅仅是一个日期而已。我们轻易能够说出的“维权日”三个字,其实是字字千金重。3.15,也是很多人“悲喜交加”的一天。有很多饱受质量问题困扰的消费者都期盼着这一天能够换自己一个公道;也有人会因为揭开“疮疤”将伤口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而纠结与痛苦。通过众多的“召回”事件,我们还是呼吁汽车企业要加强自身内部管理和质量管控,采取正确的方法应对车辆召回,政府监管部门也要加强对汽车召的细节管理,同时也希望汽车行业能更加注重倾听消费者的心声,更加注重消费者的利益需求,早日迎来汽车行业的又一春。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