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下的思考:无水洗车 你是该变革了!
西南旱情,用其触目惊心的定格画面触动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灵。关乎保护世界,爱护地球的呼声也在一片痛楚之中愈显高涨,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我们很难去追究。只是由西南旱情,这一百年大灾难所引发的思考,或许又将给众多行业注入一股强心剂。
无水洗车,这一早在1999年便引入中国,经过一段繁荣时期又重归寂静的“新型项目”,便在众人的呼吁之中又再度强势的进入公众的视线。
“无水洗车”又称“汽车干洗”,起源于新加坡。十几年前,新加坡政府为环保节水的需要,强制推行无水洗车。通过把各种清洁养护材料喷在车上,用湿巾擦拭,干巾抛光便可以达到洗车效果。其巨大的节水效果让其一经推出,便受到了众多客商、消费者的追捧。在1999年的《汽车之友》、《商界》等知名杂志上,无水洗车整版的招商广告昭然可见。各大经销商对其的大力追捧,让当时的这一新生事物迅速的进入百姓视线,但也同样的在一短暂时间之内,各地产品代理商集体纷纷退货,报纸媒体甚至还专门报道“无水洗车兵败南京”等消息。这一刚刚繁荣的事物便在一片讨伐声中,渐入沉寂。
消费者的陈旧观念,众人对项目本身、产品的质疑导致了这场无水洗车革命无疾而终。
先入为主的先打泡后用水冲的洗车方式让众多消费者将这无水洗车这一新型项目拒之门外,在他们看来,没有用水冲过的地方是不可能会干净的。担心车体重垢及轮胎、底盘、挡泥板难清洗,质疑无水洗车会划伤车漆的想法让这一项目难以为继。甚至于无水洗车是一场骗局的报道也见诸于各大网络媒体。
在是非难辨的现实之前,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是逃避,继续重复着传统的洗车方式。而无水洗车,也在不痛不痒的缓慢速度之中爬行。没有停止,但也没有大进步。
这样的情形,让笔者联想到了在温水之中的青蛙,如果无水洗车不加以大力推行,不快速发展,其是否也会像温水之中的青蛙一样安逸而死呢?在还未得到历史见证时候,笔者不敢妄下结论。
只是在旱情灾难的催使下,在无常天气的催逼之下,让笔者有了这番思考。环保之行,迫在眉睫,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个体都应身体力行。无水洗车,这一本该有着伟大环保历史使命的产业却要以这么一种夹缝生存的状态存然于世,这是否应该引起行业人士的关注呢?
无水洗车,这一已经有着十几年历史的产业,却总是以一个“新事物”的面貌呈现于世人面前,在“新事物”激起众人巨大兴趣之时,却也同时消耗着众多老客户的耐心,这样的两无境地让身处行业内的人士无法自拔。由此,一场有关无水洗车行业的革新运动迫在眉睫,一场大力推广无水洗车运动势在必行。通过重新的思考与定位,使用更加科学可行可信的方案,让民众去接受去信服。只有这样,无水洗车才会成为舞台的主角,真正拾起环保革命的大旗。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