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车网 |  广告业务:18638290033 ;联系QQ:380691300 ;新闻QQ:1002345041    
汽车搜索
河南车网 > 行情促销 > 抛弃自主品牌?华晨再拾“宝马战略”

抛弃自主品牌?华晨再拾“宝马战略”

新闻来源:长江商报 编辑: 发布时间:2009-11-17 00:00:00 评论:

    一边是与外资公司宝马的欢声笑语,一边是自有品牌中华的黯然失意。从10月30日到11月12日,华晨汽车集团可谓悲喜交加。作为集团董事长,祁玉民也许对此早有心理准备,或者在他对华晨汽车未来的帷幄运作中,这是必需的经历。但曾经作为自主汽车品牌扛旗者的中华汽车,却因巨大的亏损陷入泥淖,不得不回到母公司的怀抱寻求支持,这是中华汽车的悲哀,还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悲哀?

华晨再牵“宝马”

     11月12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宝马集团和华晨汽车集团签署了一项备忘录,宝马在华第二工厂落户沈阳。

    备忘录显示,在对目前工厂增加产能至7.5万辆的同时,明年将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总产能达30万辆的第二工厂建设,双方按1:1投资比例,新工厂长期投资总额将超过50亿元人民币。

    同时记者获悉,新工厂将在明年底投产轴距为5.4米、相当于7系车长的全新加长5系轿车,同时全新加长7系以及宝马X系列车型中的一款新车也可能在第二工厂投产。明年北京车展上,这些新车将悉数亮相。

    在未来的规划中,华晨宝马将分两部分进行,第一步是到明年底之前,把位于沈阳市大东区现在的工厂产能由3万辆扩大至7.5万辆。与此同时,在位于沈阳市西部的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第二工厂的建设,计划明年启动。第一步产能将达到年产10万辆,随后逐步增加到年产30万辆。

    宝马集团董事艾希纳博士说:“中国已经成为宝马集团在全球的第四大市场。今天的签约显示出,宝马集团正在不断加强对中国市场以及我们的合资企业的长期承诺。”

    华晨集团董事长祁玉民表示:“华晨宝马二期扩建项目的签约,标志着宝马集团与华晨汽车的合作跨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作为中方股东,我们将信守承诺,为合资企业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中华轿车巨亏

    一边欢喜一边忧。与宝马合作甚欢不同的是,华晨汽车曾经引以为傲的自主品牌中华汽车,却在两个星期前因巨额亏损被划转回母公司,不得不重新接受“辅导”以等待再次崛起。

    10月30日,华晨中国复牌并宣布,向母公司华晨汽车集团出售旗下沈阳华晨金杯汽车的中华轿车业务,涉及资金不超过5.5亿元人民币。

    华晨中国表示,中华轿车业务严重亏损是转让的根本原因。据了解,近年来中华轿车销售一直低迷,2008年中华轿车共售出91356辆,较2007年下跌14.4%,其中尊驰(图库 论坛)同比减少48.3%,骏捷(图库 论坛)同比减少28.5%。今年虽然汽车市场形势大好,但中华轿车的月均销量仍不足1万辆。销量过低造成华晨的生产制造很难发挥规模优势,因而亏损不断加大。财报显示,华晨中国因中华亏损导致2008年亏损7.29亿元;今年上半年的亏损额更是高达9.34亿元。

    市场人士分析,中华轿车业务剥离后,将改善华晨汽车集团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华晨中国和金杯汽车的业绩。近年来,华晨汽车在研发和扩大产能方面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掌门人祁玉民更是喊出“砸锅卖铁也要搞研发”的口号,此后,华晨方面多次出面澄清“不差钱”,但缺乏足够融资渠道的华晨,此番挥泪“瘦身”显然是为了圈钱。

    据了解,8月14日,华晨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申华控股公告显示,华晨集团2008年的营业收入为303亿元,而利润仅有1亿元。此次和宝马二工厂的合作双方长期投资总额将超过50亿元人民币,按照1:1比例,华晨集团至少得拿出25亿来,巨大的资金缺口不得不通过上市公司融资。

业内分析

“喂马”是双方“必需的”

    对于与宝马的合作,业内人士分析,华晨对此太需要了。《京华时报》认为,华晨已逐渐被边缘化,宝马与上汽眉来眼去的消息也不是空穴来风,如果搭上上汽,华晨的地位不保,在股市上是一大利空。

    而对宝马来说,也迫切需要增加在华产能。《中国青年报》分析,从2003年在中国市场进行国产至今,宝马的发展速度虽然稳健,但不能用“快”来形容。统计数字显示,今年前9个月,奔驰、奥迪等豪华车在华销量都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对于宝马来说,可谓“前有强敌,后有追兵”。在这种情况下,与合作伙伴处理好关系并尽可能携手共赢,是宝马唯一的出路。

   《上海证券报》指出,华晨在与宝马二次合作前已经通过处理中华轿车业务将华晨中国变成了更优质的资产,未来就更具融资能力。华晨汽车集团虽然自己吃了点苦头,却得到一个更具有效率和诱惑力的资本平台。但问题是,在华晨宝马的管理上,华晨一直在不断妥协,大量的权力被收归到宝马中国后,如何避免沦为一个代工厂,寻找自我存在的价值,也需要华晨思考。

链接

中华轿车没落史

    华晨中华轿车在最初上市的时候,响亮的名字曾经寄托了国人对自主高端轿车的梦想。

    1997年华晨汽车创始人仰融投巨资开发中华轿车,2000年12月16日,第一辆中华轿车下线,是当时除红旗之外国内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轿车。

     然而从2004年开始,中华轿车开始走下坡路。由于质量问题,2004年和2005年的销量仅有1万辆,到2005年年底,中华轿车的月销量还不到500辆。2008年,华晨的销量开始缓缓下行。质量问题再次困扰中华轿车。车市谣传曰“远看三十万,近看十几万,进去一看七八万”嘲笑中华车。而由于价格低,销量下滑导致华晨的中华轿车业务出现巨额亏损。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本文导航

汽车团购报名(购车微信号:380691300 团购QQ群:339523925)
团购车型(必填)
团购车型(必填)
您的姓名(必填)
手机号码(必填)
请正确填写11位手机号码
所在地区
备注

您有任何购车疑问都可以填写在这里(包括价格、保险、上牌等等问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