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车网 |  广告业务:18638290033 ;联系QQ:380691300 ;新闻QQ:1002345041    
汽车搜索
河南车网 > 车市评论 > 第三方汽车油耗标识 强制制度下的一根软肋

第三方汽车油耗标识 强制制度下的一根软肋

新闻来源:华龙网-重庆晨报 编辑: 发布时间:2009-07-15 00:00:00 评论:

      买空调、冰箱,有“能效比”可参考,今后买车,也有油耗标识可参考。明年1月1日起,在中国销售生产的乘用车与轻卡,都必须经过统一的汽车燃料消耗量测试,同时在车“屁股”等车身位置清楚标明实际能耗,以供消费者参考。这是上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发布《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意见稿透露出的消息。那么经销商是如何看待这项举措的呢?

  现状:多数新车油耗存在“舞弊”

  高“锋”会上,与会车界人士普遍反映,从目前的市场现状来看,由于没有统一的油耗检测标准和专门的监督机构,大多数汽车厂家在公布自己生产销售的新车油耗水平时,“舞弊”现象非常严重,“水分”也较多,公布出来的基本上都是对自己十分有利的理论油耗或等值油耗。但是这些油耗数据模糊,意义含混,普通消费者难以判别其真正的节能性和油耗

  据了解,油耗,一直是消费者在选择汽车产品的时候一项非常重要的决策指标。多年来,几乎任何一款汽车产品,厂家都会针对其能耗大做宣传。但是,一直没有一个可信的第三方来提供车辆油耗的准确数据。

  某合资品牌的车主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前段时间购买的该品牌新车,厂家公布的油耗每百公里10升,而实际使用中基本在13升以上,厂家这样的宣传明显是在误导和欺骗消费者。

  其实,在这之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曾制定《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建议各厂家主动标明油耗水平,但由于缺乏强制力,汽车厂家并没有执行。

  态度:80%认同新车贴油耗标识

  哪款车真正省油,哪款车又是“油老虎”,广大消费者对此真是一头雾水。“工信部的此举,意味着争议多年的油耗标示终于将‘有规可依’。”龙华天时东本总经理王青认为,在油耗执行统一标准公布的情况下,厂商们有望站在新的统一起跑线上“比比看”。

  与会人士80%赞同在新车上贴上油耗标识,并认为这样更有利于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我们暂且不去评论商家自己提供的油耗数据与真实情况是否有差距,仅从管理的角度上来说,这样的数据提供方式是有瑕疵的,可信度要打折扣。” 长城汽车重庆瑞原姚总表示,在卖车时经常需要回答消费者关于车辆油耗的提问,可是由于销售人员只了解厂家的理论油耗,在回答消费者时,常常被怀疑油耗的真实性。

  因此,大多数消费者对厂家公布的油耗产生了不信任,一般都是买了车在实际用车过程中,才能得出比较客观的油耗数据。“如果明年要求新车帖上油耗标识,可以打消不少消费者的顾虑。”他强调说。

  顾虑:油耗检测方式缺乏权威性

  虽然非常赞同油耗标识上车,但是现场的不少业内人士提出检测标准如何制定的疑问。他们认为,汽车油耗测算非常复杂,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多,即使实际使用中有不小的偏差,厂家也很容易就找到理由搪塞消费者,所以,耗油检测标准的制定将是关键所在。

  据了解,汽车能耗标识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企业标志;另一个是燃料消耗量。汽车生产企业或进口汽车经销商应按照相关规定,在指定的检测机构进行燃料消耗量检测获得燃料消耗量数据,但将由哪家机构检测目前还未确定。

  广丰长俊北区店负责人认为,政策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目前来看,若由一方单独执行,可信度有多少就不好说了。标示的油耗要想让人信服,必须要采用科学的流程和有效的监督。否则,无论是“理论油耗”还是“真实油耗”,都只能成为形式,只是走个过场。

  此外,与会人士还分析说,油耗跟道路状况、驾驶员水平关系很大,如何能用一个数值来客观准确标定每款车的油耗水准?如果这个问题找不到解决的好办法,大家不信服的话,所谓的《标示管理》恐怕又将是废纸一张。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本文导航

汽车团购报名(购车微信号:380691300 团购QQ群:339523925)
团购车型(必填)
团购车型(必填)
您的姓名(必填)
手机号码(必填)
请正确填写11位手机号码
所在地区
备注

您有任何购车疑问都可以填写在这里(包括价格、保险、上牌等等问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