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五,也就是3月20日,国家正式发布了“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在这份接近5000字的实施细则中,详细描述了国家即将在未来三年内所期望达到的销售目标以及产业调整目标,并为此公布了实现上述目标而即将采取的11条有力措施。
“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8大目标 | 确保实现“规划”而采取的11项措施 |
汽车产销实现稳定增长(09年实现10%销售增长) | 减征乘用车购置税 |
汽车消费环境明显改善 | 开展“汽车下乡” |
市场需求结构得到优化 | 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 |
兼并重组取得重大进展 | 清理取消限购汽车的不合理规定 |
自主品牌汽车市场比例扩大 | 促进和规范汽车消费信贷 |
电动汽车产销形成规模 | 规范和促进二手车市场发展 |
整车研发水平大幅提高 | 加快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建设 |
关键零部件技术实现自主化 | 完善汽车企业重组政策 |
| 加大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力度 |
| 推广使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 |
| 落实和完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
全球汽车厂商关注“实施细则”
应该说,不仅仅是中国,全球主要汽车厂商都在关注中国政府公布的这份实施细则,因为目前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并且中国政府对国内市场持开放态度,所以目前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公司都在中国设有合资公司。在全球主要汽车市场普遍处于零增长和负增长的环境中,中国车市的08年6%的增长率对全球主要汽车厂商都是一个鼓励。
因此,此次中国政府公布的这份实施细则,如果能实现09年增长10%的销售目标的话,将在最大程度上帮助陷入经济危机的欧美汽车厂商提供资金以及市场方面的援助,这对于处于生存危机中的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来说,更无疑是雪中送炭。
具备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是国内车市振兴的基础
与全球西方发达国家施行的自由经济不同的是,国内经济虽然已经面向全球开放,并且也建立了各种金融制度,但是所有这些金融和经济体系的发展,都在中国政府的有效调控之下,汽车产业作为体现一国经济和制造实力的最佳载体,在中国更是如此。
虽然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允许吉利,比亚迪,长城等纯私人企业开始进入汽车制造行业,但是从他们在汽车产业中占有的比重来看,很难与有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背景的一汽、上汽和东风、北汽、长安和广汽相比,而国资背景占据主体的中国汽车产业,在经济危机下,产业调整更为容易操作。
在上述公布的实施细则中,其中就明确标识,国家将使得目前14家主要汽车制造公司缩减为10家,并且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大型汽车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奇瑞、重汽等汽车企业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
有中国政府的强力支持,相信中国汽车产业的新一轮的大调整即将到来,和中国电信行业的调整类似,中国汽车产业的调整中,中国政府将发挥完全主动的态度,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做大、做强提供一切财力和政策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