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汽车销量或冠全球”的忧思
与持续下滑的全球车市相比,中国车市在2009年算得上“开门红”,业内甚至预言,中国1月份汽车销量可能居全球之首,单月超过美国。(2月5日《第一财经日报》)
的确,“汽车销量第一”不仅可以证明国人生活水准的提升,还可以证明中国抵抗经济危机的能力。但网民的认识也许更全面:这销量第一中到底有几辆车是国产品牌?这销量第一中,公车占多大比重?有没有人统计过汽车增多而付出的环境和能源代价……这诸多的疑问足以消解掉“中国上月汽车销量或冠全球”的自豪。
别的方面不说,单论能源消耗。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预测,到2010年和2020年,机动车的燃油需求分别为1.38亿吨和2.56亿吨,为当年全国石油总需求的43%和57%。与此对应的是,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从1995年的7.6%增加到2000年的33.8%。到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
客观地说,经济萧条期“中国汽车销量或冠全球”并不是什么坏事,坏就坏在有些人不能平心静气地看待这个销量。
中国荣登全球汽车销量冠军宝座,有关部门振兴汽车产业规划的出炉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在交通拥堵治理污染时限制小汽车;在经济不景气时又鼓励人们购车,顾此失彼,这大约是一些产业政策左右摇摆的原因之一。而政策的出台必须要考虑长久效益,从这个角度看,它比“汽车销量第一”中透露出来的隐忧更值得警惕。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